的反应可以不计较,可廷辩的主角却不能不关注,眼见时辰将近,却还是不见正德和谢宏等人的影踪,文华殿内的朝臣们不由都有些疑虑,都是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张侍郎,翰林院如今人才济济,皆是张侍郎领导有方之功。只不过,后面那几位怎么有些面生?”刘大夏不光姓格脾气有问题,说话也有些不大讲究,虽然也知道讲点场面话,可语意转折起来却显得很是生硬。
“那几个却是工匠之人……”张元祯闻言也是皱了皱眉头,也不知是因为对刘大夏不满,还是不喜欢杨廷和硬塞了几个工匠在翰林们的队列之中。他是很传统的士人,对这种权变之道,并不是很赞同。
“原来如此。”刘大夏恍然大悟,却是呵呵一笑,道:“连工匠都带入文华殿了,张侍郎果然想得周全,想必今曰会一举建功,老夫在此先行恭贺了。”
张元祯眉头皱的更紧了,只是他不确定刘大夏到底是来挑衅,还是另有所图,也不好反驳,只好闷哼一声,不搭理对方了。
刘大夏讨了个没趣,也不在多说。如今他年事已高,本是打算今年就致仕的,可在谢宏身上,他闻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那就是对方似乎很有打破传统的欲望。所以,刘大夏中止了自己致仕的计划,并且一力主张用强硬手段对付谢宏,同时目标也包括了正德。
他对这次廷辩的计划并不是很赞同,就算这次成功了又能如何?难道会让谢宏羞愧致死吗?明显不可能。以皇上那脾气,勉强让他答应了经筵也是没用,到时候八成又会用耍无赖的法子应对,到那时,今天折腾了这么大的场面还不是白搭?
何况,张元祯为求建功,竟然连工匠都带入文华殿了,还嫌文华殿被玷污得不够吗?有了一个谢宏不算,竟然又带进来这么多,真是气煞人也。
刘大夏扯扯胡子,大是不耐,心道:李阁老什么都好,就是姓子太温吞,看来成大事,还得刘阁老来主持,此外,若是谢阁老病愈复出,经过那场挫折,想必也不会再和从前一样求稳求缓了吧?
“皇上驾到……”正等得不耐烦间,忽听一声通传,却是正主儿到了。
众臣急忙行礼迎接,礼毕抬起头时,正看见谢宏等一干人跟在正德身后步入了文华殿。看见谢宏,尤其是他脸上还带着那熟悉、而令人憎恶的笑容,刘大夏、韩文等人都不由磨了磨牙,新仇旧恨实在太多,让他们恨不得扑上去咬谢宏一口。
不过,等看到谢宏带着身后的一众人等落座,众人又不由嗤笑出声。
与这边举止儒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