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却成了引火的柴薪,导致京城中的火头越来越大了。
宫中的变故发生后没多久,李东阳就得了消息,那时,他刚刚出了刘府,还没来得及去寻闵珪呢。结果听到了这么个消息,他吓了一跳,然后很快也想到了此事有可能带来的影响,所以他又转了回去。
刘、谢二人也是一样,因此,三大学士把刘府当成了文渊阁,又重新计议了一番。
对于台球什么的,刘尚书和三大学士也都没在意,更加不会想到后续的事儿了,四位大人都是读圣贤书的,怎么会去研究商家的手段?
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商家,对于炒作什么的还都只是模模糊糊有个概念呢。就算让他们炒作,也不过是在街坊间吆喝宣传罢了,除了谢宏之外,谁又敢把主意打到宫里?打到皇帝身上?
于是,几位大人早上一起身就震惊了。这时候外面流传的消息已经系统化了,前因后果,各种神奇,甚至很多细节问题都是随便一打听就知道,而且珍宝斋这个名字也已经跟台球并列,传得家喻户晓了。
别人可能还不知道珍宝斋的底细,可几位大人和刘尚书却是昨天刚议过的,哪能不知?本来几人只当是两个少年胡闹,并没没当是多大的事儿,拟定的策略也很随便,可今天一看,却发现谢宏竟然是早有预谋的,而且如今声势已经起来了,甚至形成了风潮。
众人都是惊怒,惊的是谢宏的谋虑太过深远,计划环环相扣之处,全然就不像是一个少年,就算是久经世故的老者也未必有这样的谋略;怒的当然是他们被耍了。
何况,谢宏既然计划周详,谋略深远,这珍宝斋也不会象他们原本想的那么简单,不说其他,只说那店铺如今还没开业,声势就已经如此浩大,那开业后的盛况和人气还用得着怀疑吗?
珍宝斋到底卖些什么?能不能赚到足够皇宫用度的银子?这些细节问题无从知晓。
不过几位大人都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谢宏此番也是来者不善,再不能轻忽了,这次如果再让谢宏得了手,那事情就真的很棘手了。
一定要阻止他!几位大人都是匆匆出了门,打算在上朝之前,先行商议一番,然后拟定个章程出来,再在朝议上发难。
于是,这一天上朝的官员惊讶的发现,按规矩,应该到得最晚的阁臣和九卿尚书们竟是早早就到了,而且还聚在了一起。
朝中出了什么大事么?不知情人士是大多数,见了这情景,却都是忐忑不安的交头接耳。有那想象力丰富得,把眼前所见跟昨天的变故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