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谢宏情真意切,曾鉴心下也是感动。
谢宏不懂官场上的门道,老人原本是知道的,可谢宏一系列惊艳的表现,却时常让他忘记这一点。刚刚他不说自己,只说谢宏,固然是因为更关切对方,也未尝不是又把谢宏当成了官场老手的缘故。
感动之余,曾鉴又给谢宏普及了一部分官场的知识,嗯,明朝的官场须知。
哪个时代都差不多,官场上不会一团和气,官员们会有各种矛盾和争斗。不过朝争也是有潜规则的,刑不上大夫就是很重要的一条。虽然文臣还没象宋朝的前辈一样,把皇帝也给潜规则了,不过他们相互之间却是遵守这条规矩的。
而且,成化年以后,文臣们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皇帝也慢慢的被潜了,呃,是认同这条潜规则了,这条规矩也就越发的具有权威姓了。
当然,没人会知道,这条规矩曰后也被打破了,被后世的魏忠贤、被末代皇帝崇祯、被嘉靖……嗯,首开纪录的当然是明武宗朱厚照。
文臣只知道,现在第一个打破规矩的是谢宏,尽管当时他手里拿着圣旨……不过鬼才会相信他是奉旨打人呢!皇帝再无聊,他也不会喊什么打得他妈妈都认不出来这样无稽的话吧?
“贤侄,你打那孙松实在有些孟浪……”这话题是曾鉴提起的,他又是规劝道。石文义是武官,打了也就打了,那孙松却是科举正途出身的,以后恐怕还会有麻烦。
“小侄也是一时冲动,情非得已了。”谢宏赔笑道。出门之前,曾鉴倒是嘱咐过他,尽量不要乱来,可是谢宏要立威,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够狠够疯狂才能立威,就是要打文官才能吓住人,谢宏恨恨的想到:要不是刘大夏官儿太大,也要揪出来打一顿才好,不过没关系,可以先记着,以后再说。
曾鉴看出他的口不对心,也是苦笑着摇摇头,他觉得这是谢宏年轻气盛,也不再劝,心里安慰自己道:不论如何,谢贤侄总算没把刘东山揪出来打一顿,事情还不至于不可收拾,只不过手尾更多些就是了。
士人出身的文臣当然不会象谢宏这么不守规矩,相互之间的争斗却是完全遵循这条原则的。只要是官场上的仇恨,就只能点到为止,罢官去职就是底线,除非是私仇,那倒是另当别论。
所以,李东阳对付不了曾鉴,因为曾鉴距离致仕只有半步之遥了,他若是苦苦相逼,反倒显得没了气度。这点,曾鉴也是心知肚明,这时也原原本本的讲给了谢宏。
“原来如此。”谢宏恍然大悟,潜规则这玩意还真是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