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已经奉皇命领兵赶赴北边,参加对突厥的作战去了。不知何时才能班师回朝。
左贵老爹从赵王府出来,站在门口仰天长叹:“难道老天爷真的不开眼吗?”
左贵老爹想去敲登闻鼓鸣冤告御状,可是,乔冠和瞿老太爷都说了,这案子现在长安县衙正在审理,对方找出的借口是因为于老太医病重无法到堂应诉,而且这件事后面肯定有高官在撑腰,所以就算敲了登闻鼓,也没有任何意义。说不定反而会节外生枝。
左贵老爹简直绝望了,这时候,彭县尉给左家做工作,说只要左家愿意调解,他甚至还可以说服于家把赔偿金额再加一点,希望左家据此了结此案,另择良配。于家也明确表态,只要退婚,赔偿金再增加一些也可以商量。
左贵老爹虽然知道这案子已经没了希望,但是,他心中这口气咽不下去,一根筋犟到底,说这官司就这么拖,他不怕,反正自己儿子可以不娶,于家闺女也甭想嫁人!
于是,官司就这么耗着了。
乔冠派去合州的人赶回来了,带回了鸡血藤,还有梁氏的一封信和捎来的一百贯钱。
从信中得知,合州田地已经秋收了,左少阳的二十亩用现代精耕细作技术种植的田获得了高产,比其他田地产量高出一倍。不仅如此,而且因为没有采用把稻子和杂草一起割掉的水耨法,而是采用了现代农耕的“三挝、三荡、三掘”法,虽然麻烦,却能节约时间,所以比其他割掉重新长的田地稻子早熟了一个来月。虽然各地持续往合州运粮,粮价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当时地里的粮食都还没打上来,粮价还保持在约七百文一斗的高价位,根据姑爷侯普的建议,这些田地产的粮食全部出售了,卖了三百五十贯!
等到左家其他田地与各地一起普遍进入秋收时,由于今天风调雨顺,整个合州几乎所有田地都种下去收上来了,所以粮价直线下跌,几天工夫便狂跌到了三十文一斗,还不到战前粮价的一成!
左家剩余的九百五十亩地,抽出六亩收成交田税,剩下的按四成收佃租,收了七千五百斗。
幸亏侯普有先见之明,在老宅里帮着请人盖了不少粮仓,粮食打上来之后,留了一千五百斗稻谷,晒干之后及时入仓当作口粮和来年的种子。其余六千斗打成粮食三千六百斗,卖掉后赚了一百余贯。
秋收赚的钱总共四百五十贯,已经全部还了余掌柜。
看罢信,左贵老爹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和震惊,他想不到左少阳教苗佩兰使用的精耕细作方法种植的二十亩地,打的粮食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