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约约中,有人听懂了那些鞑子带着绝望与悲伤的嘶吼与惊呼声。
“他们的万夫长被打死了!”一名明军士卒兴奋地大声叫嚷了起来。
“万夫长死了?”
“他们的……死了?”
“……死了!”
“我们杀了他们的万夫长!”
很快,疑问都变成了肯定,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只精悍狠猛的鞑子骑兵的指挥官,已然死在了乱战之中,死在了他们的枪炮之下!
这消息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大明军队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士兵都意欲要把自己的快乐与身边的袍泽分享,不大会的功夫,欢呼之声,在大明军阵之中此起彼伏,哪怕是军官们的喝斥弹压,也没有办法让他们短时间内平静下来。
不过,心中畅快而又兴奋的士兵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杀戮的光芒,嘴里边发着兴奋的吼叫,这种兴奋刺激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的眼睛瞄的更准,扣动扳机的手速度更狠,将那一枚枚的铅丸射出枪膛……朱祁镇的眼里,这些真实而又血腥的画面,与那昔曰所见,交错在一起,土木堡兵败之曰那些明军士卒们因为溃败而绝望和无奈的面孔,又或者是在那紫荆关前的苦战与最终的败亡,还有那京师之下京中的那些军民,奋不顾身顽强地与敌搏杀的惨烈场景……那个宁折不弯的大明!
那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那个上至天子,下至匹夫,皆有气节,以死佑我汉家衣冠的大明!
这是一个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甚至是天子被天下百姓讥讽、唾骂、嘲笑,却未曾被捉拿下狱,用屠刀来封言禁口的大明!!
这是由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来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大明!!!
以前,读到满清代明是民意所向,大势所趋。
迷惑,为什么会有扬州、嘉定之事,不是说百姓拥戴么?
后来,知道,如是不向、不趋、不拥戴,会死。
以前,读到明朝全是昏君,满酋个个勤政。
迷惑,为什么糠欠盛世百姓吃糠欠钱,不是老大很勤快么?
后来,知道,如是不勤,早完了。
以前,总是看到洪武滥杀、永乐暴戾、正德荒唐、嘉靖昏庸、万历怠政、天启无能、崇祯急躁;相对之努尔哈赤抗暴、太极怀柔、顺治多情、康熙精明、雍正勤工、乾隆全能、光绪图强。
迷惑,为什么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