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首开纪录(2 / 5)

奉系1927 梦千年之恋01 3799 字 2021-06-18

要。仗着系统BUG一样的巨大产能,眼下的济南并不缺乏高射武器。包括一个88毫米高炮营(Flak36型)、两个40毫米高炮营(博福斯M-34)、以及121探照灯营在内的各个单位,组成了一条坚固的空中防线,不算步兵手里的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70多门大小口径的高射炮集中部署在济南周边,火力密度足够日军喝上一壶。

“东南方向,四点钟,发现敌机一批三架!”

“机型确认,是日本海军的十三式舰载攻击机!单发三座,飞行速度100公里每小时,高度300米,距离2500米!”没过多久,蹲在三米测距仪后面的观测手就率先捕捉到了目标。观测的来的数据通过野战电话传递到每一个炮位上,每个炮兵连都有这么一个小型的电话中转站,用于指挥全连的射击。随着一个个参数的报出,炮手们不断的调整着高地机和方向舵,迅速的用炮口锁定西南方那三个正在靠近的黑点。

“嗡~~~嗡~”发动机苍蝇一样的轰鸣声随着两架日机的高度降低,在空气中震荡着传播开来,两架飞机机翼上的膏药旗标志挑衅似得迎着阳光掠过济南的上空。除了操纵飞机的飞行员,机尾的机枪手和中部的投弹手都伸长了脖子用肉眼努力的试图在济南城内寻找着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蛛丝马迹。

“调整角度,准备进入投弹航线!”四面透风的敞开式座舱内,戴着茶色风镜和棉军帽的坂田少尉在长机上费力的用手语比划着命令道。不得不吐槽一下鬼子对于无线电技术的忽视,截止到二战爆发前,包括美英等国在内的各主要交战国致力于雷达和机载无线电的研究。唯独鬼子反其道而行之,一门心思的铺在“对马海战”式的最终决战,对于雷达技术不屑一顾的同时也认为为战斗机配备无线电,纯粹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后期列装的几款机载无线电质量实在低劣,没过多久就被忍无可忍的飞行员直接拆掉!这种手语式的沟通手段,成了日军航空兵通行的的交流方式,几乎贯穿了整个二战(请允悲~)。

日军海航部队驻扎在青岛的兵力,只有一个小队三架十三式攻击机,确实有些不够看的。但是在日军看来,整个支那也没有几架军用飞机,就算是盘踞在东北三省的奉系,装备的也都是帝国淘汰下来的老旧货色。天照大神庇佑,帝国的旭日旗在这片土地上是无敌的存在,一向以贫穷落后而闻名的支那,不可能有高炮之类的技术装备。陆军的马粪的失败只是证明了他们的无能,帝国的扩张大业还是由海军来承担吧!有恃无恐中,死到临头而不自知的坂田少尉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