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铿锵的军乐从书房里激昂的飘了出来,从曲调和歌词上看依稀是当下红极一时的《黄埔军校校歌》。
1924年春,深感炮党军事力量缺乏的孙某人,在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且委任光头为校长。6月16日正式举行首期开学典礼,首批录取新生499人,孙某人亲自为军校核定了“亲爱精诚”的校训,并以“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为题发表训词。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继周公之后)多番去函/致电好友陈祖康,将这位毕业于法国工学院的贤才招揽到了麾下,并在当年秋天写下了这首红极一时的《黄埔军校校歌》。
歌是好歌,词也是好词,但是一从光头嘴里唱出来立马就变了味道。一嘴浓烈的奉化口音,跟不上调不说,吐词更是渣渣到无以复加。不管光头唱的如何糟糕,守在书房外的警卫和侍从们在冷汗淋漓中互相望了望,越发小心的伺候在外面。作为曾经混迹上海滩的小马哥,光头一生酷爱唱歌,不但每天必唱,而且有的时候能唱相当长的时间,颇为自我陶醉。但与众不同的是,光头不唱京剧,不唱时下一般的流行歌曲,只唱三样:军歌、党歌、国歌。如果唱国歌多的时候,就比较正常,如果唱军歌多的时候,那就是比较有麻烦了。党歌,一般都是有纪念日的时候才唱。老蒋的嗓音一般,但是就是这几首歌,居然百唱不厌,权当做放松了。
北伐军从徐州誓师出征以来,三路大军一路上摧枯拉朽的犹如无人之境,战局的发展出人意料的顺利。在宣传部门的刻意渲染下,胜利的喜讯被无死角的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中央日报》更是高呼GM胜利在即!形势一片大好之下,这些光头身边的近侍们也跟着洋洋得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阎王易打小鬼难缠的道理谁都明白,眼下的形式摆明了光头的位置是越坐越稳,而且隐隐的朝着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定位发展。一旦南京方面正式统一了全国,他们这些身边的近侍那还不是跟着水涨船高?!这几天来整个临时行辕都充斥着轻松欢快的气氛,看着光头一脸的阳光灿烂,这些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喜上眉梢。
好日子吗谁也不会嫌多,但自从昨天晚上的加急电报送进去后,原本意气风发的光头就跟痰气发作一样,在书房里大发雷霆,桌上的笔洗、文件、瓷瓶什么的小物件被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