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趁虚而入(4 / 6)

大明王侯 贼眉鼠眼 5170 字 2021-06-18

他们的士气现在却是高昂激荡如长虹贯曰,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嗨得不得了。

此消彼长之下,目前实在不宜与燕军正面交锋,否则等待他的必然是第二次败仗。

萧凡做出了冷静的选择,全军往南撤离,并且对三十余万大军进行了分兵,由平安领十万将士驻守顺德府,盛庸领十万驻山东东昌府,瞿能领八万驻山西沁州,另外分出三万给大名府的郭英,和彰德府的耿炳文,如此一来,数十万大军分别驻扎北平外围的几个重镇,从地图上看去,这几个城池若连成一条线,正好对北平府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

而萧凡自己则领着剩下的八万将士撤到了山东济南府。

败而不乱,萧凡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力求将战火控制在北方,不使它蔓延到南方去,用最小的代价平定这场叛乱。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全线溃败,但将士减员并不算太严重,这多亏了当初开办讲武堂,一大批中低层的将领学到了老将们宝贵的领兵经验,在队伍溃败时他们仍能保持镇定,拼命阻止和收拢部下,用尽各种办法挽回败势,这批将领为大军保留了种子,也给萧凡留下了可以再搏一次的丰富资本。

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一切,萧凡在济南府驻扎下来。

他的心情很差。

他是一个穿越者,接受的教育也是前世的现代教育,古代打仗是怎么回事他大概清楚,冷兵器时代无非便是战场面对面的厮杀,国家的实力,主帅的智谋,士兵的骁勇等等,这些都是关系一场战争成败的主因。

他可万万没想到,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战局,居然会输给了一阵大风。

帅旗的存在,在将士们心里占着多重的分量,萧凡大概能明白,对他们来说,帅旗是战场上的风向标,是判定成败的信号,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只要帅旗还立在中军,将士们的军心就不会乱,哪怕局势再恶劣也有机会赢回来。

可是……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愚昧?风大吹断了旗杆而已,跟上天预警,大凶之兆有毛的关系?

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实在无法理解这个时代人们心中那荒谬可笑的迷信思想,大风吹断旗杆而导致全军溃败,这事儿若写进史书里,他萧凡会被后世亿万人同情嘲笑,也许会被封为史上最悲催的主帅。

自古名将众多,瞧瞧人家卫青,霍去病,岳飞,打起仗来那叫一个风光,将星闪耀千年,一提起来都得恭敬称他们一声“民族英雄”,他萧凡呢?后世的人们怎么说他?

悲催英雄,一代衰神……自从穿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