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堪比唐宋,流芳百世的建文盛世?”
萧凡肯定的点头:“臣可以打包票,只要陛下削藩成功,建文盛世近在眼前。”
朱允炆搓着手兴奋道:“快说说,你说小范围的变革军制,如何变?”
“第一,我大明的军户制其实弊病良多,然而若欲变革,耗时耗力巨大,非三年五载不能竞功,如今藩王之患近在眼前,我们没时间从根子上改变它,只能暂时保留,不过朝廷却须拨出大量钱粮到各地都指挥使司和千户所,这一年,咱们要让各千户所曰夜练兵,军士不必恳田,全心艹练,朝廷养着他们,先把战力提上去……”
“萧侍读,为什么是一年?而不是两年,三年?”
因为我知道一年后燕王必反……这话只能在萧凡心里说,如果这么告诉朱允炆,估计他会把自己当疯子。
思索良久,萧凡悠悠道:“……因为这是我师父掐指一算,算出来的,他算到燕王一年后会起兵。”
朱允炆一楞,然后吃惊的张大嘴:“你师父这么厉害?连藩王什么时候谋反他都算得出来?”
萧凡严肃点头。——便宜那老家伙了。
朱允炆啧啧惊叹,表情非常崇拜:“……请他再帮我算算,黄莹到底能不能嫁给我?”
萧凡:“…………”
见萧凡脸色不对,朱允炆嘿嘿干笑:“好吧,我知道,国事为先,不可沉迷儿女私情……”
萧凡这才转怨为喜:“陛下果然是一代明君……”
话音刚落,朱允炆惴惴道:“那……能不能请你师父帮我画个桃符,咒死燕王,这样大家都省事……”
萧凡闭上了嘴:“…………”
“咳,萧侍读,你接着说吧。”
“是,陛下。军制变法第二条,在不影响目前军户制的整体架构前提下,臣请在京师开办大明军校,从各地千户所选拔大批识字的中层军官,比如百户,千户等等,进军校学习,为朝廷培养军中良将,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朝廷武力削藩的成败关键。”
“军校……学什么的?有那么重要吗?”朱允炆一脸懵懂。
“非常重要!军校教授课程的,都必须是有丰富战阵经验的老将,名将,比如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右军都督佥事平安等等,请他们为这些中层将领授课,并请专人教授兵法战阵,系统的学习如何治军,如何练兵,如何打仗等等,而且必须请陛下您亲自担任军校校长,这个位置绝对不能交给任何旁人,因为那些中层军官在军校不但要学习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