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逃荒到庆阳府的灾民很多分片区由当地里正进行灾民登记以便按人头放赈灾粮各里正处都有灾民登记的存根正本要送到知府衙门里留存。
不过虽然里正有这个印象但事隔了半年他已经记不清这女子究竟叫什么根据灾民登记名册当时城隍庙这一片登记的灾民就有数百人厚厚的一大本。由于里正记不清楚只能一个一个进行排查。
成子琴等捕快望着这厚厚一叠名册傻了眼那么多人这可怎么查?
杨踏山道:“死者是女性二十三岁左右根据这两个特点进行排查先查出可能的女性来。”
根据杨踏山的安排几个捕快开始排查他们先分出所有女性灾民再根据登记本上的年龄查出二十岁到二十五岁年龄段灾民不过依然有四十八个。数量还是太大不好调查。
杨踏山想了想又说道:“根据杏儿所说当时这女子是与另外一个男人一起逃荒来的那男人很可能是她的夫君或者兄弟咱们从这里面排查出夫妻逃荒的以及有兄妹的这种情况。”
这个范围就小一些了经过排查范围缩小为十七个。
杨踏山又道:“根据杏儿回忆这女子听口音好像是陕西人咱们再查一下籍贯。”
中国古代一方面老百姓很注重乡土观念另一方面官府严禁农民随意迁徙所以这口音很能说明问题。这次闹饥荒遍及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灾民流离失所哪里的都有但逃荒到庆阳府的大部分都是陕西当地灾民。
经过籍贯排查范围又缩小为十二个。
他们抄录了这十二个女子的情况然后返回了衙门捕快班房。
成子琴道:“现在饥荒已经基本过去这些人应该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咱们必须马上派人带画像到这十二个女子籍贯去查访比对。”
杨踏山表示赞同。
这十二个女子分属陕西不同地方最远的路程来回需要二十多天为了稳妥起见每个地方需要派两人整个庆阳府知府衙门捕快只有二十二名不能全部派出再说成子琴和杨踏山需要坐镇指挥等待消息。只好每个地方派一个捕快加一个民壮。
人员派出之后就等着消息了。忙到现在也算有了个盼头。
傍晚散衙的时候这连日的酷热终于招来了一场夏雨夏日的雨水跟小孩的脸一样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是夕阳无限转眼之间就已经是大雨磅礴了。
杨踏山站在衙门捕快班房台阶上这时候雨已经越下越大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白蒙蒙的雨幕之中班房屋檐滴落的雨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连成了一道雨的珠帘。院子里不一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