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妾连老婆都算不上她爹就更不算什么了杀了也就杀了谁还会为个小妾出头不成?”
金师爷摇摇头:“这一招太险了大人没有必要冒险。虽然不清楚定国公是否知道米员外的事情不知道他会不会帮米员外出头但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如果大人将米员外先斩后奏就是不给定国公的面子也是不给仙逝的徐皇后的面子定国公此刻不说也保不定心有隔阂。”
“再说了徐增寿本来就是皇亲国戚而又是为皇上而死是皇上的功臣对皇亲国戚和功臣的亲属犯罪虽然是否划归属‘八议’范畴尚待斟酌而且按照常规犯了谋反等十恶不赦之罪地人即使属于八议的范围也不能得到议、请、减的特别照顾但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看在定国公徐增寿为了帮自己而惨死地情分上法外开恩也未可知。因此鲁莽不得。”
金师爷说的‘八议’是中国古代法律面前不平等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指法定地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
这八种人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包括皇亲国戚皇帝的故旧德高望重的人统治才能出众的人对国家有大功勋的上层贵族官僚为国家服务勤劳有大贡献的人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
“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原则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成为后世历代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一千六百余年直到清朝灭亡之前相沿不改。不过如果属于“八议”的人犯的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按规定一般是不能享受八议特权的。
虽然八议制度中“议亲”、“议功”主要指的皇亲国戚或者为国立功者本人但七家属犯罪往往也划归“八议”范围至于“亲”、“功”者的小妾的老爹是不是属于这个范围谁也不好说。刚才金师爷的话的意思就是最好由皇上来定这样最稳妥万一皇上说是而且要减免刑罚杨秋池却把他先斩后奏了那就不妥了。
金师爷接着续道:“大人你今晚上一连立了三件大功:将武昌府即将爆的饥民暴乱及时化解又顺利地实现了放粮赈灾安抚饥民此乃第一功;侦破权布政使、谭知府与米员外官私勾结私吞赈灾粮此乃第二功;侦破了米员外指使家奴煽动饥民抢粮谋反此乃第三功。大人已经立了三件大功现在没有必要贪功冒险否则不仅前功尽弃鸥鸟搞不好反倒会惹祸上身。”
杨秋池心中一凛前功尽弃的事情他以前就干过侦破建文余党企图劫持皇上爱妃案那是多大的功劳啊可就是因为头脑热没有想好就擅自私放泥娃娃宋晴不仅前功尽弃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