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项。
在华夏的空空导弹在空中大显神威后,并从德军那里获取了一些情报的美军也加速了导弹的研究,并把重视级别加到了更高。
罗斯福直接交给了马歇尔来处理,而不是杜鲁门。
只可惜,那些塞满了真空管和继电器的导弹效果并不理想。
有人也提出了对付那些灵巧的战机,不如用来对付巨大的战舰。甚至向德国还在完善的v1、v2那些对付地面目标。
但美军意识到他们的强大海军不需要导弹就能战胜对手,反而容易给对手创造机会,而且一开始的反舰导弹试验效果不佳,在论证后,反舰导弹的研制计划减缓了,倒是为了对付华夏的先锋巨炮。陆军导弹的项目也在加速。
美国身躯庞大的新式地对地导弹已经研发成功,拖到了试验场上。
这边马歇尔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试验结果,那边华夏人反舰导弹大规模使用的消息就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
……
“该死的导弹!这完全是另外一种作战方式!”金上将也是头疼不已,面对着一帮面面相觑,仓皇无措的手下,不由大吼道。
导弹的出现改变了海上作战方式。
一开始的舰舰导弹很容易达到四五十公里的射程,最强的舰炮也能达到,但是准确率却早就不知道偏到那里去了。虽然在这个距离上。一些舰舰导弹准确率也不高。但比起那些舰炮来是强了百倍。
多了不说,仅仅别人在三十公里外用导弹连续轰杀。那些舰炮也只能干瞪眼。
除了战列舰靠着皮厚肉燥还能抵挡一阵外,其他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甚至航母都挡不住导弹的直接轰击。甚至一般的轻巡和驱逐舰,只需要一发重磅舰舰导弹命中,就能撕裂舰体直接完蛋。
当然,舰舰导弹一开始的性能还没有那么强,在真空管和继电器,甚至弹药和推进器等各方面的技术限制下,它们那糟糕的准确率跟昂贵的造价,有些不成正比。
无论是经过了二战那么多的老式战舰需要处理,还有各国海军军官自身利益的惯性使然,导弹引起的海战新战术都需要一个慢慢改变的过程。所以才在二战后没有大型海战的强烈需求下,美国人一直都没有大规模应用。反而是要挑战美国海军强势地位的苏俄,难以在传统战术上寻求突破,不得不另觅途径,才大力发展导弹,并在中东战场上,引爆了舰舰导弹的威力。
金上将也知道美国的舰舰导弹计划,只是对那些性能不佳的导弹雏形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即使这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