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人才几率,更大一些。而孟享对于空中力量也格外重视,靠着分基地的廉价供应,投入耗费之大,让陈纳德都咋舌。
这个时代,除了美国人外,其他国家的飞行员除了一开始的那些有所准备的外,后期的那些飞行员都是匆匆培训一下,其他都需要靠战场中去磨砺。不禁苏俄人靠着20小时的飞行炮灰来支撑战事,就连德国人到了战争后期也不例外。战争打到了紧急状态下,肯定是要发挥出每一架能飞战机的作用。
这个时代的欧美国家,在资本家的拼命压榨下,人命也不是像后世那样值钱,更何况这种举国为战的大背景下。
除了美国人有闲心,可以按部就班的多操练培训一下,其他战火烧到了眉毛的国家又有多少闲情逸致?
也只有同样拥有强大空军,又有基地撑腰的华夏才同样严格执行飞行员的基本训练大纲,甚至要求的更为严格,让陈纳德都叹服。他明白华夏王牌飞行员的数量不像德国人那么显眼,只是因为在华夏轮换作战的体制下,又加上日本等对手稍差,而使得他们参加的战争少,而不是他们的水平差。
要跟这样一群能在地狱操练中锻炼出来的飞行员厮杀,陈纳德心中还是有些没底。
这一次大决战,也就是多亏了短时间内的以多打少,让数量上吃亏的华夏顾不过来。若是真的拖长了时间单挑,陈纳德绝对怀疑美国能否会取得胜利。
当然,战争从来是以实力终论。美国人这一次大大手笔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靠着暴风雨般的猛烈攻击,让华夏应对不及。虽然在一些重点目标区域,美国人被华夏战机打得抱头鼠窜,损失惨重,但更多地方,华夏的战机根本来不及护卫,只能靠着地面炮火被动防守,甚至一些地区,连防空炮火都没多少,只能躲在防空洞中被动挨炸。
听到美国人大局占优的消息后,才让陈纳德松了一口气。毕竟身为一个美国人,又是新升任的美国空军少将,陈纳德自然希望自己的祖国能获胜。
但局势变化的太快,在18日临近傍晚美军还在继续肆虐的时候,突然之间,在华夏的一些战机顾及不到的地方,就冒出了一片片的战机群。
这些新生力量或许技术稚嫩了一些,但却拥有敢于死拼的勇气,初生牛犊般的靠着不惜同归于尽的招式甚至干翻了不少美国王牌。
他们的战机性能并不差,最差的也是海盗、野马、地狱猫之类的,喷气式战机更是占了主流。
虽然孟享同意了雏鸟计划,但却不会白白的拿那些学员的性命去填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