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到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了(3 / 4)

≧当然德国人现在正处在辉煌的巅峰时刻,还没有那种生存压力的紧迫感,才是最主要的。

他们只是疲惫而已。

对苏俄采取的花招,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并没有太多重视。

戈培尔很早就开始正对苏俄内部施行策反,这一次的政变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劳,但因为没有形成更强有力的组织行动,使得所有人都低估了来自军方的强硬态度,使得政变终于失败。

虽然参与政变的组织者,也很小心的避开了红色政体的颠覆变革,以避免更多因此失落权力的高层的反抗,但他们却忽视了战争对军人掌控权力的影响。斯大林的强硬这一次得到了众多在战争中得到了权力最大化的军方的支持。

于是,这次2月2日的政变很快被全副武装的部队镇压了下去。

斯大林毫不犹豫的用铁血手段再次稳固了他的政权。

虽然有7万多人直接被处决,几十万人受到波及和牵连的镇压让苏俄内部暂时又统一的听到了斯大林的声音,但斯大林也明白,最高权力宝座的下边已经积蓄着一座活火山。

或许他能对华夏让步,但他不会也不能对德国人屈服。

对德国人的屈服,就意味着他铁人形象的倒塌,权力基础的沦丧。

但对熬过了寒冬的德国大军在接下来春夏之季的攻势,斯大林心中也是没有底气,他只能用更加大声的斥责吼向英美,尤其是美国。

这个时空,由于德国和华夏的阻拦,美国人对苏俄的支援虽然一点不少,但到位的却少了很多。

美国人拿英国和苏俄当炮灰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无论是英国人还是苏俄人,牵扯到国土的沦丧,只能也只能硬着头皮冲在最前边。

现在撑不住了,斯大林自然要索要更多的好处。甚至还以向德国妥协的这个理由来要挟。

虽然说美国人只是牵扯到利益,一旦美国人罢手,他们的情况会更惨。但这个巨大的利益,美国人一般也不会轻易放手的。

无论是丘吉尔还是斯大林这等老狐狸,自然也是看中了这点,才拖住了美国人,让他们在欧洲越陷越深。

美国人虽然是一开始是租借法案,但数目庞大,更加上后来的主动支援,投入的资金更为海量,一旦英国和苏俄垮掉,美国人的投资铁定打了水漂。不说美国政府要因此垮台,即使那些背后资本大鳄们也可能因此元气大伤,甚至破产垮掉。

一边是胜利带来的暴利,一边是战败而带来的亏损破产,既然美国人已经押定了盟军这一方,也只能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