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可以一战的底气 中(3 / 4)

用基地精炼车间全面提供精炼金属,更何况还有众多的武器上铜金属拆解回收利用。

仅仅一艘战列舰上的螺旋桨上就有二三十吨铜,加上各种线路、锅炉、管道等的拆解利用,基地完全可以提供。

众人对他的神奇也习以为常,既然孟享发话解决,那么肯定就能解决。

周白继续汇报,一一列举其他战略物资的产量规模。

无论是钨矿还是锡矿、镁矿等,华夏均是富余,这几年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已经掌握了这些金属矿的冶炼、加工利用。

华夏已经用上了自己的钨灯丝,军工产业中也有了自己造的大口径穿甲弹。

铅锌、钴、镍等金属,随着不断的勘探,也足以满足正常的需求。铜镍金属的硬币已经开始替代部分铜币了。

铬矿,华夏一向贫乏。但自从占据了哈萨克斯坦后,世界级的铬矿资源肯皮尔赛矿区就成了华夏自己的了。远东和乌拉尔地区也有不少铬矿资源,而且孟享正通过分基地从印度疯狂的掠夺铬矿资源,精矿砂直接运回华夏。

随着北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部分资源的开采,以及华夏大陆上各种资源的勘探开发,各种各样的金属已经在加固着华夏工业体系的骨架。

“去年我们在南方的战争让日本人加强了对南洋橡胶的封锁,我们的橡胶资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去年获得的不足8千吨,今年需要解决。”周白继续说道。

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现在华夏的橡胶还是需要进口。南洋的橡胶园大半控制在华人和从日本人和英美荷等人收购的诸多影子公司手中。

以前华夏的橡胶是从这些种植园中走私而来,但现在华日开战,虽然在上供了日本人足够的橡胶后,日本人暂时还没有向华人下手,但却严把了橡胶的买卖和运输关口,使得走私困难。

巴西等南美国家的橡胶已经很少,生产规模只有两三万吨,被美国人都控制了。

非洲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刚果的橡胶产量不过才2万来吨,加上印度没有被日军占领的近万吨橡胶,被英国人控制。

苏俄人虽然缺乏,但可以和日本交易,又有英美支持。

德国人大力生产人造橡胶,寻找各种橡胶的替代品,为了节省橡胶,连诸多鞋底都改用皮革。

华夏能靠着之前的潜艇走私获得近8千吨已经不错了,况且这主要还是民用。

各种轮胎和其他橡胶军用材料,基地可以提供,甚至还通过山寨公司等扶持德国人一把,换来了合成橡胶的技术和设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