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苏俄人的天时优势(3 / 4)

的各种御寒研究了。

一年前更是开始储备御寒物资,甚至使得去年冬天的毛皮价格大涨,惹来了许多口袋里有钱的华夏人的不满。这也是今年对méng古作战中,引来了众多国内资本追逐的一个原因。

今年棉huā的丰收,和鸭绒服饰的研制成功,也让孟享底气大增,不至于通过基地的损耗一点点的积攒了。

安定的华夏爆发出的消费和生产能力也让孟享多了些自信,不仅仅可以满足华夏近千万军队,及时提供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军队和平民的衣食住行服务,甚至能与付出不少的生产能力来抢夺欧洲的订单。

虽然此时德国人的过冬物资的订单还迟迟没有最终决定,但孟享相信德国人会急切需要的。

“德国人的准备好像不是很充分,他们也是极度自信能在冬雪来临前,攻入莫斯科。但现在连绵的秋雨天气,已经让德国人的后勤出问题了。”范种遗憾道。

德国人的攻势被苏俄的秋雨天气滞缓了。他们已经拿下了乌克兰,但随着英美苏三国合盟的态势越来越近,老希担心油料的问题,所以在基辅会战大胜后,一边吸纳着胜利果实,一边派出了大军向南攻向巴库。

土耳其虽然加入了德意联盟,但却没有主动去找英国人的麻烦,也委婉的拒绝了德军大部队过境攻击的要求,而是自己直奔北方而去。

高加索地区的战火已经点燃,苏俄高加索附近的军区都调兵遣将,力保巴库这个苏俄最大的油田不失。甚至就连身陷先锋军攻击困境中的中亚军区都接到莫斯科的命令,要求抽调人手。

斯大林盘算的出来,只要巴库这个世界著名的产油区不陷入敌手,苏俄就有缓和的余地。要不然不仅仅资敌,就连苏俄的石油供给都会很困难。

“可华夏人的军队已经快到咸海了!”中亚军区不得不向莫斯科求助。

虽然先锋军北边战事稍歇,但进入八月下旬后,先锋军西方的战事却越来越猛烈。

先锋军的军队一路向西攻,新的分基地已经在费尔干纳盆地展开。这个仅4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已经在天山的尽头,虽然煤田偏少,但在04年起就陆续发现了奇米翁等一系列油田,油气资源很丰富,足够充当前进基地的能源需求。

正是借助着这个分基地的帮助,张自忠的队伍已经攻过了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攻占了中亚名镇安集延,此时已经兵围塔什干。

这一路民族众多,人口密集,又和俄罗斯人有很多矛盾,让先锋军可以快速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