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此时,先锋军已经有了两***弹生产线了。
不要小看这个子弹生产线,虽然子弹小,但难度堪比制造枪支。复装子弹的随处可见,但世界上只有有限的几个国家能制造。先锋军也是通过德国人引进了部分关键设备,才拼凑出了一条生产7.92毫米的机枪子弹生产线和一条9*19毫米手枪子弹。
即使突击步枪和班组步枪选择了7毫米,但冲锋枪和手枪孟享选择的依旧是9毫米,这种起源于德国,成名于纳粹,壮大于北约,在后世没有一丝衰败的迹象的手枪子弹,生命力超长。孟享在有了数十万支索米的同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9毫米也继续进行到底。
有了人才,有了机械,有了资金的支持,先锋军的军工体系才算建立了起来。虽然比不上那些强国,但比之中央军的军工体系要更加全面,更加扎实,当然规模上还略有不足,毕竟先锋军是以研究打基础培养人才为主,不是以生产为主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培养起了人才,打好了基础,先锋军自己就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军工体系来。
“那个榴弹发射器可以继续改进一下,争取早一点投入使用。”孟享又添了一句。
榴弹器发射器出现的比较晚,小鬼子的掷弹筒也是这一类的。但直到二战末期,德国人才在27毫米信号枪上加上折叠枪托,抵肩发射,可以算是榴弹发射器的雏形。战后60年代,美国人才研制出了40毫米口径的榴弹发射器,随后苏俄人研制了30毫米规格的,采用了30和40两种口径。
对于这种弥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的武器,孟享也不想放过。按照他脑海中影像勾画的图纸,配合了德国人改版的27毫米信号枪,新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已经有了雏形。
孟享之所以选择35毫米,并不是因为政治口径,而主要是考虑到40毫米的太过于笨重,而30毫米的又有些威力不足。后世华夏凑出的35毫米中间数值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实战效果还不错,但依旧有不少缺陷。研制一种武器没有那么简单。不过,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不过,有了那么多先进的版本,照着葫芦画瓢进行研究还是很方便的。
此时在齐都的后世的殉马坑之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军事博物馆,而更多规模的一座也已经在北平开始建造。里边陈列着二战以前的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有些此时还是机密的,所以不对外公共展出。当然还有更加隐蔽的是齐都武器研究所的那处样品陈列馆,那里已经收集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