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歼灭联队换编制(6 / 7)

学院实力却是很强。这个年代,华夏有很多农业大学,诸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都有专门的农学院,北平还有一个北京农业专科学校。

但随着日本人的入侵,这些学校都逐渐办不下去。但随着政府西迁,也因为条件艰苦,无法继续试验探究。而此时的稷下学宫成了一方净土。尤其是在先锋军占据了山东后,稷下学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投奔而来的人更多了。

孟享也是让赵书行专门负责此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吸引人才。稷下学宫的农学院就是这样被一点点汇集起来了一帮大牛。鉴于研究农林的特殊气候需要,此时的农学院在泰山附近重新安家。

山东连年战乱,山木砍伐严重,泰山一度被军队砍伐得很多地方露了土皮。孟享为了保护山东的生态环境,由研究林业、土壤的许璇、梁希、陈嵘等人帮助制定了鲁中山区的林业规划,完善鲁中水塔的机制。

京津入手后,想起了后世的沙尘暴,孟享又嘱咐他们制定了北平周围山地的林区计划。太行山区的一些地方也被同样规划布置。

不止山区,平原之上,孟享也没有忘记后世的防风林的建设。不用采用杨树等速生林种,而是主张采用多种林木搭配,高地灌木和草皮搭配,在低产田土地上开展林地经济。

还有海岸线,海岸防护林规划也已经制定了,今年起就开始实施。

明天就是3月12日,中央政府在25年把原来的清明节的植树节,挪到了孙中山的逝世日期,来对他纪念。后世也是一直沿用。主要是3月12日种植树木的气候要比晚了半个多月的清明节更适合。

对此孟享也是响应号召,并提出绿化华夏,园林化华夏的口号。

为了不像后世只是走过场,植树节被孟享延长为三天,从3月12开始还要加上13和14日。

植树节不仅仅是种树,有些地方不适合种树,还可以种草,一样是绿化。绥远入手,需要植树种草的地方就格外多了。

之所以是三天,而不是一周,主要是考虑时间太长影响工作和农忙。这段时间也是农忙的时节。很多作物都是选择惊蛰后的这段时期来种植的。

很多地区的耕地因为战乱而荒废了,加上又开垦出一些荒地来,都没有赶上种植春小麦,所以一部分种植了春小麦。春小麦虽然口感和产量差点,但总比没有强。

周白所说的春小麦就是今年稷下学宫农学院力推的一个新的试验品种。

说是新的,但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早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