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条是南边的两淮地区。但为了避免鬼子也学老蒋那样掘开黄河大堤,郑州、开封等地也是需要占领的。
占领的土地会越来越多,用基地围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的打算也是越来越困难。很多问题,需要通过现实中的方式来解决。所以每占领一地,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稳定消化。如论是想哪一方面进攻,都需要先锋军全力去应对。想着全面出击,此时的先锋军还没有这个消化的能力。
先锋军的第一批一千名的干部队伍已经完成了三个月的培训。而下一批三千名需要再等半年。他们加上三千名克隆兵就是孟享手中可以依靠的政治管理基础。没有他们只凭着原来的那些官吏士绅,只怕很多情况又会成为老样子。即使再好的政策到了下边,也会念歪了。全民做主的理念,到了下边经过那些人的一番话语,就会变成被代表了。
就像孟享手中的基地一样,孟享宁愿走一步稳一步慢一些,也不愿意留下祸根,到时候处理起来更麻烦。
“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士兵和更多的军队!”在先锋军开始朝着60万的数字靠拢的时候,范种等人都担忧过武器装备的问题。虽然战区内的军工厂已经开始生产7.92毫米和9毫米子弹,但产量只够满足两个师的需求。其他的还需要进口。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让他们一直担忧。
孟享为了安他们的心,给出了背后的势力可以满足一百万军队规模需求的解释。这让范种又提前考虑一百万军队的规模编制了。
“征兵需要一个人口基数,河南、安徽、苏北地区向来是兵源大区,如果再占领了那些地方,那先锋军就可以有半国之力了。”唐药师对此也是赞同。
之前,他们也同意孟享提出的占据西北,徐徐谋图中原的做法。但在武汉外围的防线被日本人突破,兵逼武汉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对比着日本人对先锋军的无奈,武汉外围被攻破是一个转折。中央军的权威的轰塌比老蒋等人想象的更加严重。几乎是这个消息传出的同时,一些地方大佬开始向着先锋军这边倾斜了。有的甚至打算直接加入先锋军。而许多民众的态度也就此发生了转变。先锋军守住了日本人的攻击,证明着第七战区虽然身处险地,但安全却是有保障的。
而中央军大军云集的武汉竟然被日本人再次攻进来,使得安全性大减。不得不另许多人考虑他们的选择。
正是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得敏锐把握到的唐药师更加倾向于先收复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