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鬼子逃过黄河去了?(5 / 7)

个消息的张自忠领着38师匆匆的赶到包头的黄河边。他们本来是一路修复着平绥铁路一边慢慢行军的,他们接到的上边的指示就是不急不躁的稳打稳扎。这主要是孟享一直在考虑和第二战区的关系的问题。

先锋军的此次出战,在张家口的时候还好说,鹿钟麟的合作事宜已经谈妥了,他也倒向了先锋军这边。所以中央政府也说不出什么来。

但此次突袭大同,攻克集宁,虽然收复了失土,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阎锡山都没有同意合作的事宜。

先锋军地盘上的变化,阎锡山很早就在关注了,对之是一清二楚。他心中很明白,若是让先锋军攻下了山西,到嘴里的肉他们能吐出来?即使阎锡山经略了山西二十多年的铁桶江山,但面对着先锋军的低保风暴,一样是要被摧毁。

他也暂时没有好办法来对付他们。这种法子还没法说人家有什么不对,这不是苏俄的路子,私有化照样存在,从上到下莫不欢迎,没法扣帽子。有心要比他们强,又没法做到。

低保牵扯到的分那些粮食的问题在平时并不算太严重,唯一需要顾虑的是分配的问题,以及牵扯到各大势力的利益均衡问题。但此时大笔的钱还需要投在军费上自保,民生哪里还顾得上?

唯一可期盼的就是先锋军财力有限,只局限在一个地方。

谁知,他们快速的扩张,很快从山东扩张到了京津地区,继而把河北、察哈尔等地也收复了,并一起推行低保政策。这让阎锡山感觉有些不安。

果然,先锋军很快派人来联系合作的事宜。那个时候只是太行山附近的一些合作事宜,但阎锡山一点都不松口。

想合作,怎么合作?除非是说好了打下的地盘还是归老阎锡山管理。即使那样也不保险,若是先锋军来在那里。时间长了,搞一个全体公民表决。阎锡山还是得下台。落到日本人的手中,还能有机会反攻下来。但落到先锋军的手中,没有了国战的大义,想要夺回来是机会渺茫了。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直到想出更好的办法。所以阎锡山一直对先锋军去谈判的人员,笑容满面客客气气,但始终在打太极,兜圈子,就是不明确表态。

老蒋更是不希望先锋军的势力扩张,此时就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了。再扩张岂不是要半壁江山都落入他们的手中了。于是,老蒋也是对于先锋军对外出击的请示搁置推拖。

孟享早就知道了阎锡山和老蒋的一些事情,对此也不惊奇。直接耍了一招先斩后奏,也不去管老阎什么态度,直接攻了过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