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叫大种地,到时候,丁漕附捐由地主担任外,其他的诸如牲口,种子,肥料所需则由佃户来承担。
租农就是按照每亩多少钱,直接事先约定好了租金,到时候收成的好坏与地主无关了。前两年的普通土地的租金是每亩一元至二元不等,每年按两季缴付,荒了则免缴,年限一般的为三年。到期按照行情续订。
佣农多数是贫农受雇于人而为之工作,有长工短工二种。长工一般是按年算。忙忙碌碌一年,吃喝用的全部是从地主那里拿,但他除了种地外,还得砍柴喂牲口,比佃农更累。那个张长工就是这样的,熬了四十多年很不容易啊。
短工都是以日或月来计数,每到农忙时节,城镇乡村里多有临时工市,由主佣两方协订佣金数额,一般按日给付。
还有就是自耕农,也就是自耕自田的农民。
其中还有一类叫做半自耕农,一个是田地较多自种一部田,招租或雇工来种另一部分;再一个是田产不足自给,另租种他人之田。类似这种半自耕农,一般占的数量最多。
当然,也有类似你说那种分法,还有大农、中农、小农、佃农的分法。
这个五百亩土地以上的大农就是其他分类的地主。”
“那地主多不多?”孟享继续问道。
“就山东而言,地主不算多。西元1934年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土地占100亩以上的户只占1.6%。但同时10亩以下的占到了39.3%。但这个仅仅是一家之言。调查面也不是很广泛。”陈翰笙没有犹豫直接说道,做学问首先是要讲究认真。
“那自耕农有多少呢?”孟享一直在分析着这个问题,这个可是牵扯到未来的他的一些举措。
“就山东而言,这几年一直在稳步提高,33年我研究的时候,还占了70%,36年就达到了75%了。这个与工商业的大力发展也有关系。就整体而论,占据大面积土地的地主比清末时候是越来越少了。近百年的战乱,财产多次分配,把前清时候的大地主打散了很多。清末工商业的兴起,让他们也把资金投入到更加赚钱的工商业上去了。再一个就是我说的美洲作物了。我看到过一个美国人的报告,美洲作物对荒地废地的随意性使得农民可以离开地主,利用少量的土地上的收成就可以养活一家人。前清的盛世就是正是美洲作物推广的时候。而这也同样是清末以来地主占有大面积土地缩减的一个原因。这个也似乎有些道理,但我还是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陈翰笙话锋一转道,“因为我所说的只是山东一地的情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