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人口登记(3 / 5)

纷纷逃难到了这里来觅食。

山东一直就是人多地少,加上土地占有极不合理,造成很多人生活极端贫困。日寇入侵战乱迭起,以及各地灾害不断,又使得难民增多。每年都是几十万人跑去东北等地闯荡。但先锋军做出了饿不死人的承诺后,又在鬼子刻意的推动下,让很多人都选择了到先锋军这里,毕竟这里是更近的乡土。

“哦!是保证饿不死!但只能保证饿不死,想要吃饱,就要出力气!有工作才有饱饭吃。”赵铁蛋最近随着军队中的指导员学了不少的东西,不仅认字多了,说话也能模仿指导员的口气了。

“真要饿不死人就行!”牟平阳也不在意,只要熬过了这一阵,凭着自己一把子力气,还是能混碗饭吃的。

“过来登记吧!”赵铁蛋指了指前边的一张桌子。后边两个学生兵正在给一位老汉登记。

“姓名?”

“张长工。”老汉堆笑道。

“哪个字?”田玉书停住笔杆,抬头问道。

“俺也不知道!俺不认字!”老汉耷拉下眉脚道,“俺是弓长张,在俺们村里张举人家干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于是人家都叫俺张长工。今年鬼子来了,张举人就全家跑了,留下了俺没地方去,就领着俺这个孙女一起出来了。俺种地特别好,留下俺吧!”

他看了看自己孙女身上披着的棉大衣,不禁心里感概万千,坚定下了留下来的念头。

当时,赵铁蛋看着那个**岁小姑娘穿着一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就把自己的棉大衣给她披上了。其实不用他给,不久后,张老汉和那个小姑娘也可以每人申请一件棉衣。为了防止冻死人的现象,先锋军规定了,地盘上的每个人都是可以申请一件棉衣的。

孟享新发现了基地的一个**ug。虽然军服有数量限制的,但当损坏严重,提交给基地判断不能再次使用后,就可以交给基地回收,并可用双倍的价格来购买新军服。这就一下子解决了根据地冬衣不足的问题。

只要生产一件一战时期的厚实的棉衣,把它拆开,把棉花大面料等抽取一半,保留下回收给基地的至少一半的限制,就可以重新购买一件新的了。有了基地的打折优惠,一战时期的棉衣即使是双倍的价格购买,也是便宜之极。

而拆除下来棉花和面料就可以送到新建起的三个被服厂里,在大批的女工手中成为了一件件的新棉衣。

当然这个棉衣不是白送的,若是白送,即使再便宜,先锋军也要亏死。除了允许直接购买外,还可以赊买,但凡是登记完的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