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个师的编制(2 / 3)

要是绝对忠诚的克隆人士兵,但2万的限制却使得孟享不得不考虑普通人的兵源。在鬼子步步紧逼向山东的危急时刻,老兵的作用无疑要比培养新兵要合算的多。

此时,不光是不大重视伤兵,就连散兵找不到自己的队伍而他投也很正常。这是孟享的机会。

87军、88军、教导总队等精锐部队在南京保卫战中基本上都已经丧失殆尽。这也是后来他们一直翻不过底来的一个原因。此时有了一万多名士兵的回归,各部队的长官都抢着来招收旧部的。不过,此时的孟享也插了一腿。

就在这两天,全国各报纸都在评价报道这次中央政府主导的救援行动,各类不断露面的大佬着事风光了一把。

先锋军出人出力,还无偿捐赠了大批武器,最后这等做了好事还不留姓名的雷锋精神,终于在各方大佬们那里得到了回报。

一个师的编制。

这种编制的东西,没多少人特别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实力,实力到了,这编制自然就有了。但孟享这野路子要想登上历史的舞台,获得他人的认可,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正规身份。几次对高级军官的招揽不果,就使得充分他认识到了名份的重要性。

本来,大佬们是打算最多给一个**旅的编制。虽然孟享没有了银弹,但军火武器的赠送也立即改变了一些人的意见。

由于第2军团的率先撤离,使得下关落入险境。矛头指向处,徐源泉不得不抛出了一个师的编制,保住了实力。

于是,41师的编制落到了先锋军的头上。

虽然41的名头不好听,很有些西式节日的幽默风格。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招揽老兵,才是此时孟享最看重的。在同样的条件下,正规军总比民团要吸引人。

一万多伤兵和四万多精壮很多人在孟享派人不断的暗示下,都明白那天的具体情况。在同样选择时,无疑救命恩人的先锋军更加吸引人一些。况且,待遇也是中央军德械师的标准。只要不是很铁杆的关系,很多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先锋军的41师。单单是先锋军承诺的治疗伤兵的条件就让大多数有伤在身的士兵有了决断的选择。而这些人正是各部队的长官无奈忽视了的,有先锋军的承诺,他们只会出于袍泽之谊而感激。

不仅仅是他们,先锋军在下关帮助撤离的场景,很多人都终生难忘。一些找不到队伍的散兵游勇也凑了过来,孟享是来者不拒。

在已经投效手下的黄华民、胡鸣鹤、李铁侠等人的帮助下,以先锋军的两个战斗营和一个工兵营为骨架,一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