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刘喜财,开会都经常请假,就更不用说对地方事务的干预了,
另外还有两位:一位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云平,一位是常务副县长南振海,南振海和柴文山是亲家,孙一民只能把她算成是自己的敌人,尽管南振海在常委会上的话向來不多,一贯坚持中庸风格,不过还是无法让孙一民释嫌,王云平就不用说了,市委书记李东权点名來河湾县搞经济建设的县长,原沂川县常务副县长,不过李东权到底安了什么心,孙一民还真有些摸不透,
既然摸不透,就只能坏处想了,孙一民领导河湾县也有四年多的时间了,成绩当然不能说沒有,但起色并不是很大,用孙一民自己的话來说,就是根据河湾县的实际情况,坚持环保第一、人文第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将河湾县的社会经济往前推进了三步,
所谓的三步就是,第一步、翻修并扩建了唐朝末年一位出生在河湾县的将军府第,大大地提高了河湾县的文化品位;第二步、将河湾县第一污染企业,永胜钢铁集团的铁厂搬迁到距河湾县城二十公里以外的尉南乡,大大改善了河湾县城的人居环境;第三步、坚持不懈地在河湾县这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搞了四年的绿化,让河湾县的绿化面积达到了20%以上,
然而,对于孙一民一直标榜的这些丰功伟绩,在有些人眼里却是一文不值,起码在市委书记李东权的眼里是一文不值得,为什么呢,因为从孙一民担任河湾县县委书记四年以來,全县财政收入基本在原地踏步,每年7千五百万的财政收入,不够自己支出,每年还要向省市要几千万的补贴,才能勉强维持,
而孙一民花大价钱翻修并扩建的唐末将军府第,根本在历史记载中查无此人,只在河湾县志里有些零星的记载,对于提升河湾县的文化品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那座所谓的将军府第从修好之后,就变成了老百姓的晒麦场,此外别无它用了,绿化的林木,有一半以上处于垂死状态,只是孙一民检查哪儿,哪儿便有活树,
王云平來河湾县当县长,这是他孙一民想接受也得接受,不想接受也得接受的事情,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根本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之所以百般用心,其实就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王云平一个在一个的下马威,让王云平知道,在河湾县这一亩三分地上,只有他孙一民一个当家人,不管你王云平是谁的人,既然來了河湾县,就必须听我的,你想搞政绩可以,想要发展经济,我也不反对,但必须在我的领导之下进行,说白了,也就是,你王云平不管有再大的能耐,干出成绩來,也要分我一半,妄想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