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了厚厚的一册讲义,他的态度极为认真,哪怕他明知道下面的听众当中有一多半都是为了瞻仰他的风采而来,并不介意他讲的是什么,但他还是将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真的就像是一位教授那样,授课之前做足功夫。
“诸位,很荣幸能够担任中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一职,世间万物皆缘法,今曰果,必有昨曰因,既然今天我和诸位能结下师生情谊,自有它的缘法,我很高兴和在座诸君能有这样的缘分。”金庸先生的声音并不算洪亮,但中气还是很足的,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习练过内功之类的绝技,反正是坐在后排的人都能听得清楚,只听他继续说道:“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我在剑桥大学写的一篇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所谓文史不分家,学文学的决不能放弃对历史的涉猎。”
金庸先生最令人钦佩的地方,除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外,就要数他对学问的追求了,按理说以他的身份地位,已经可以躺在神坛上高枕无忧了,但金老并没有停歇自己的脚步,2010年9月,以86岁高龄完成剑桥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正式成为剑桥大学的哲学博士,而他刚刚说的那篇论文,就是他在剑桥所写的博士论文。
当金老先生开始他的讲述之时,现场极为安静,几乎连金老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每个人都竖起自己的耳朵,不肯落下任何一个文字,现场的某些教授不免感叹,如果他们讲课的时候学生能像现在这样聚精会神就好了,教学效果肯定会提高无数倍,只可惜他们知道,自己怎么也无法与金老相提并论,不可能有这么巨大的影响力。
金庸先生的讲课水平同样是宗师级的,和他的小说一样,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包罗万象且逻辑极端严谨,析理精辟至极,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即便他身上没有武侠宗师的光环笼罩,但是凭这份研究论证的功夫,依然不愧于饱学宿儒的称号。
林淡烟在听课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时不时地埋头做笔记,虽然她并不是金庸小说迷,或者说她压根没读过武侠小说,不过在戴紫嫣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金庸也耳熟能详,因为戴紫嫣就是个金庸小说迷,也许她此刻就坐在哪个角落听金老的演讲,只不过现场人太多,林淡烟也不知道她坐在哪个角落,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跟孟星辉走得很近的缘故,戴紫嫣和林淡烟同行的次数倒是少了,也许是出自于对林淡烟的歉疚,毕竟是林淡烟先认识孟星辉,并且对他产生好感的。
有人说男人翻脸通常是因为两件事,一是女人二是钱,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