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20多万字的时候,就觉得像在吃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毫无营养,也毫无心意,怎么看都只是一篇平平无奇的现实主义,故事一点悬念也没有,情节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当看到差不多30多字时,沸腾的血液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
“陆遥江郎才尽了。”
周昌义大失所望,对《平凡的世界》再也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这年头的文坛,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本就在衰落,虽然去年方言在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上掀起了关于先锋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论战,让式微的现实主义文学暂时止住了颓势,有重新崛起的势头,但眼下大部分的关注度都在方言开创的“幻觉现实主义”,而不是传统现实主义。
像陆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传统写实主义的思想,不单单是在他的眼里,或许在整个《当代》编辑部的眼里,可能都会认为是“过于陈旧刻板的文学作品”,老土过时,直接毙稿。
一想到这里,周昌义再也不多看《平凡的世界》一眼,径自地躺在床上,四仰八叉:
“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到头来新作还是没有走出《人生》的影子,陆遥这三年算是白花了。”
“世界还特么平凡,颇具浪漫主义气质,不知道方老师看到陆遥这样的作品,会作何感想啊?”第2/2页)
陕北作协收到《人民文学》和《当代》派出代表来陕北组稿,从上到下,无不重视。
陆遥和贾平洼、莫伸等人,早早地来到火车站,跟陕北作协的领导热情地迎接人文社的同志。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来的仅仅只有周昌义一人而已。
“秦老师、方老师他们临时有事,要晚几天再来,嘱咐我代他们向各位赔个不是。”
“无妨无妨。”
陕北作协的领导早就收到通知,反倒是陆遥、莫伸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
周昌义是第一次来陕北,也是第一次见到陆遥、贾平洼等陕北文坛如今的中流砥柱,彼此之间,短暂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希望为《当代》组到一些来自陕北作家的作品,特别是。
众人首推的自然就是陆遥号称历时三年之久才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平凡的世界》。
周昌义一下子来了精神,“陆老师,能不能把这个稿子给我看一看?”
“看倒是可以。”
陆遥说自己的这部已经名花有主,答应交给方言,发表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