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直被蒙在鼓里。
周昌义是第一次来陕北,也是第一次见到陆遥、贾平洼等陕北文坛如今的中流砥柱,彼此之间,短暂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希望为《当代》组到一些来自陕北作家的作品,特别是。
众人首推的自然就是陆遥号称历时三年之久才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平凡的世界》。
周昌义一下子来了精神,“陆老师,能不能把这个稿子给我看一看?”
“看倒是可以。”
陆遥说自己的这部已经名花有主,答应交给方言,发表在《人民文学》之上。
一听到已经被方老师预定而且会刊登在《人民文学》,周昌义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陕北作协的领导们相视一笑,一个个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样子,准备等见到方言的时候,希望他能把《平凡的世界》刊发在《人民文学》的头版头条,而且得是大号字体,还得是全文一期发完。
周昌义并不觉得条件苛刻,如今文坛虽然是供大于求,稿件源源不绝,但好的稿子、名家的稿子依然师希有的奢侈品,所以只要大作家们的条件不太过分,哪怕是涨稿费,杂志社几乎是无不应允。
陆遥大手一挥,大大方方地把手稿交给周昌义,周昌义随后带着手稿,急匆匆地回到宾馆。
整个人兴奋至极,迫不及待地翻起《平凡的世界》的稿纸,可是读着读着,兴致却渐渐消失了。
读到10万字的时候,就已经一目十行,粗粗地看,节奏拖沓、行文啰嗦、剧情展开得过于缓慢。
读到20多万字的时候,就觉得像在吃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毫无营养,也毫无心意,怎么看都只是一篇平平无奇的现实主义,故事一点悬念也没有,情节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当看到差不多30多字时,沸腾的血液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
“陆遥江郎才尽了。”
周昌义大失所望,对《平凡的世界》再也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这年头的文坛,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本就在衰落,虽然去年方言在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上掀起了关于先锋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论战,让式微的现实主义文学暂时止住了颓势,有重新崛起的势头,但眼下大部分的关注度都在方言开创的“幻觉现实主义”,而不是传统现实主义。
像陆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传统写实主义的思想,不单单是在他的眼里,或许在整个《当代》编辑部的眼里,可能都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