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一入江湖岁月催(2 / 15)

邵逸夫和方逸花的对面,三人关上门,开起小会。

“邵先生。”

“我排行第六,承蒙大家看得起,称呼我一声‘六爷’。”

邵逸夫摆了摆手,“我这次就在方生面前卖个老,你就叫我……”

“六叔。”

方言立马改口,然后说出自己的小名,让他们喊自己“岩仔”。

邵逸夫投去欣赏的目光,方逸花见状,在一旁边倒茶,边夸赞道:

“岩仔这次在奥斯卡大放异彩,替我们所有华人在好莱坞,在美国,在世界上都争了光。”

“哪里哪里,六婶过奖了。”

方言端起茶杯,一看二嗅三饮。

围绕着奥斯卡和美国的所见所闻,众人闲聊了会儿,气氛越来越融洽和谐。

方逸花眼见火候差不多,终于进入正题:“不知道岩仔对我们TVB了解多少?”

方言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说自己只知道TVB是香江电视行业里的“一哥”,而且还知道今年内地50多家电视台共同出资,把83版《射雕英雄传》引进内地,引发了收视高潮,也掀起了金镛热。

“《射雕英雄传》只是第一部。”

方逸花笑了笑,说内地的电视台趁热打铁,计划下半年再引进几部电视剧,比如《上海滩》。

方言客客气气道:“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看一看。”

聊完电视剧,邵逸夫接着聊到邵氏影业,“不知道岩仔又了解多少呢?”

第2/2页)

方言回答的依旧含糊其辞,只说邵氏出身的李翰祥曾经到内地拍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除此之外,知之甚少,毕竟,总不能去揭邵氏影业的黑历史吧?

比如,当年压得邵氏喘不过气来的电懋老板“空难”事件。

“不知道岩仔愿不愿意听我讲一讲邵氏影业的历史?”

邵逸夫捧着茶杯,面带微笑。

方言道:“愿闻其详。”

邵逸夫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娓娓道出邵氏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段漫长的风风雨雨。

从60年代的称王称霸,跟好莱坞分庭抗礼,再到如今的80年代,渐渐没落,风光不再。

“六叔千万别这么想,人有生老病死,事业也有兴盛衰亡。”

方言劝道:“如今邵氏或许在低谷,但未尝不会是下一个顶峰的新起点。”

“岩仔说的没错,不过现在想要渡过难关、绝处逢生,还缺少一个真正能扭转乾坤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