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就是这个小子。”
“嘶”
郑存一倒吸一口凉气:
“他也喜欢武家娘子?不对啊,我看他年岁跟我差不多,按礼制应该早就定下了正室,武家娘子是应国公侄女,杨氏的血脉,怎么都当不了侧室,他两人互生欢喜?”
王玄策闻言不由得有些怒气,他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但一听二囡为侧室他心里莫名的就有火气,于是没好气道:
“放屁,你这脑子徐王李元嘉是武家娘子的师弟。”
“啥?徐王是他师弟?他拜师的是谁?”
“宜寿侯,也就是昨日你去国子学念念不忘的那几篇文章的作者颜白!”
“啥?”
.......
“啥?楼观学这次制考有八十七人及第?”
礼部如今全是惊叹声,评卷完毕,今年制考一共录取三百余人,进士科录取的人数最少,明经科和明算科录取的人数最多。
这也是说明了国朝如今需要的更多的是地方官,三省六部这样的中央官不缺,朝廷把地方的治理放在了首位。
礼部的官员正在誊写皇榜,越写越惊奇,最后竟然忍不住发出惊呼声。
楼观学实在太恐怖了,三页皇榜,楼观学占了整整一页。
许敬宗算了下比例,嘴巴再也合不拢了,楼观学不光碾压了国子学和弘文馆,就连山东士族的学子也首次在楼观学面前败下阵来。
颜白知道这个结果也愣住了,难不成填鸭式教育真的有这么管用?第2/2页)
不少正在曲江池吟诗作画的学子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愣愣地看着湖面.
看着大煞风景的这一幕,片刻后“不为人子”的怒骂声此起彼伏,读书人骂人的手段多得是,反正话不好听。
长安百姓也不惯着,一句“贼尼玛”让诸多学子暴跳如雷,指望老百姓嘴里说出文绉绉的话来,这辈子估计没有多大希望了。
郑存一正在王玄策的陪同下游玩曲江池,看着自己身上的长衫款式羽绒服,郑存一觉得是真的暖和。
刚听王玄策讲了,自己这身衣衫就是用鸭绒做成,拍了拍鼓鼓囊囊的长衫,郑存一笑道:“后日就出成绩了,帖经和策文忠节兄可有信心?”
王玄策看了看郑存一,看着他那乌青的眼眶,强忍着笑意,扭头叹了口气:
“这哪里敢说有什么信心,只不过是焦急地等待罢了,行卷在我,评卷在考官,我努力地去完成,至于考官满不满意那就看天意了!”
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