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奴儿干卫这广袤之地,那好处远超想象!”
“第一、大明可以从右翼和正面保持对于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制,防止出现草原蛮夷轻易做大兵临京城的局面;第二、如果深耕奴儿干都卫,可以将这些地方剽悍的战士收为自己所用,对我大明骑兵进行的有效补充;第三、如果奴儿干都卫经过深耕,能成为自给自足的熟地,那我大明疆土将会瞬间扩张出一大截”
奴儿干都司,这是一块广袤沃土,更是战略要地。
太宗朱棣于九年,命太监亦失哈等领官军千余、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官员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
甚至朱棣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亦失哈也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间,大明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厂,通过羁縻制度招抚了一众女真部落。
然而仁、宣二宗开始着手大明的内治,放弃了对蒙古军事上的征伐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经济手段,维系着与蒙古的朝贡关系,但蒙古方面,虽然仍处于分裂状态,但是却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而且也因忙于统一蒙古的步伐,无暇南顾。
在此情况下,双方都极力地维系着和平通好关系。
此外,仁、宣二宗在放弃了军事征伐政策后,开始着手战略收缩,放弃安南、内迁奴儿干、解散下西洋人员。
仁、宣二宗对蒙古军事上的不作为政策,为蒙古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而长期威胁大明的河套之患中的北虏套寇,也是土木堡之变后所出现的。
不得不承认,永乐皇帝的极限扩张对财政造成了一定负担,边疆事务也让朝廷颇感繁杂,而朱瞻基对此常常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那就是直接放弃。
大明共二直隶,十四承宣布政使司,朱瞻基即位后,直接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将其归还给了安南国民。
东北方向,在太宗朱棣时期开拓极远,设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辖区远至南西伯利亚,其地极北苦寒,道路不便,至宣德末年,朱瞻基逐放弃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辽宁开原。
于是大明帝国在东北方向的扩张停滞,大致为直接管理辽宁,而对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羁縻卫所制度进行统治。
最终结果就是,羁縻卫所的统治之下,女真部落通过与大明王朝互市换取资源,一步步地走向强盛,而大明却是日薄西山,最后被建州野猪皮窃取了大好河山。
朱瞻基这位永乐皇帝的好圣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