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来自草原的消息(3 / 4)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3636 字 10个月前

军队攻杀过来,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仓皇撤退,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不久,达延汗又组织联军开始了对右翼的第二次征伐,也就是现在这一次,看这架势吸取了经验教训的达延汗,即将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溃亦不剌与满都赉的右翼军队,然后统一整个大蒙古!

可是这个消息,对于大明而言,却是致命的。

一个强盛的大蒙古,一个控弦数十万的蛮夷部落,若是尽起大军南下进攻的话,大明王朝真能抵挡得住吗?

朱厚照这位皇帝陛下只觉得压力山大。

他下意识地就看向了汤昊。

“汤侯,我们此刻是否可以出兵河套,坐收渔翁之利?”

朱厚照提及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河套!

“今河套即周朔方,汉定襄,赫连勃勃统万城也。”

“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置烽喉千八百所,突厥不敢逾山牧马!”

“夫受降据三面险,当千里之蔽。”

“国初舍受降而卫东胜,已失一面之险。其后又辍东胜以就延绥,则以一面而遮千余里之冲,遂使河套沃壤弃为寇巢穴!”

这些话中之“山”,便是赫赫有名的阴山!

阴山以南便是河套,阴山以北则为游牧各部的世界!

自两汉开始,漠南河套一带早在两千年前便有匈奴王庭驻扎。

地肥水美的河套,一直都是“可耕可牧”。

河套地区既能得到黄河水滋润,又有阴山阻隔中蒙边界大戈壁的风沙与北方寒流,还可以做为向南劫掠的绝佳基地的河套,因此一直是漠北势力眼中的核心要地!

任何在河套耕种的农夫,都要做好阴山鸣镝,面对来去如风之蒙元游牧铁骑的准备。

大明初年,北元势力退回蒙古高原本部,明、蒙双方数次交手互有胜负,太祖朱元璋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能消除蒙古的威胁,于是开始采取以守备为主的边防政策。

于是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不但多次派兵深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同时沿北部边疆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特别是在漠南的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设置了数十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

但是太宗朱棣在靖难期间抽调边地卫所的兵力南下,大明的大宁都司、东胜卫等陆续撤到内地,这使得太祖朱元璋在河套地区规划的防御体系出现了漏洞,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兵锋下。

也先死后,瓦剌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