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卫所废弛,根源不是出在世袭武官制度上面吗?”
“你说的很对,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不如让汤侯带兵去肃清一番,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至少可以让沿海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
刘健叹了口气,再次出言,给了谢迁重磅一击。
“昔年太祖高皇帝在天下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然后创立了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即是卫所军制。”
尤其谢迁还是个嫉恶如仇的干吏,对待那些贪腐受贿、克扣军饷、奴役军士的卫所将领,他恨不得自己亲自前去,将这些狗东西血洗一遍。
奈何经过先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刘健也算是彻底对李东阳失望了,一个一心只顾着自身利益,枉顾家国天下的利己之人,更加不适合坐上内阁首辅这个位置!
“木斋,你想过没有,那些沿海卫所为什么会糜烂?”
“元辅,下官以为,中山侯是想趁机厘清沿海卫所的弊政!”
刘健听得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刘健听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类似于王鏊被天官马文升选定为接班人,刘健同样选了接班人,就是眼前的东阁大学士谢迁。
内阁首辅,就是缙绅领袖,这個位置,需要老成持重,需要多方斡旋,似乎老谋深算的李东阳更加合适。
谢迁是成华十一年的状元,状元本就前程似锦,谢迁更是将这条路走到了极致,翰林院观政后便入东宫成为成化太子近臣,后于弘治八年同李东阳一起入内阁参与政务,等到弘治太子出阁时,又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可谓是仕途锦绣青云直上。
沿海卫所,重在沿海。
“沿海卫所,重在“沿海”二字,你能够听明白吗?”
听到刘健的询问,谢迁顿时脸色一正。
终于,谢迁意识到了不对劲,他默默地闭上了嘴。
嗯……
但难能可贵的是,谢迁即便身居高位,也不像那李东阳一样,广交党羽结党营私,反而谢迁是一个干吏,办事坚持原则,为人光明磊落,简单说起来就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但问题在于,这卫所军户乃是世袭,武官世袭武官,军丁世袭军丁,致使一个个卫所俨然变成了这些武官将佐的自留地,各级卫所军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军屯土地,私役士兵,倒卖军械,克扣军饷……”
顿了顿,谢迁突然笑道:“下官以为,此事未尝不可!”
你说话的时候,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