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风平浪静。
自从兵部大量官员被革职查办后,朝堂之上再无任何动静传出。
汤昊原本以为,李东阳怎么说都要支棱一下,要么上朝死谏为自己的党羽发声,要么撺掇麾下党羽齐齐上奏。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
所有湖广乡党仿佛瞬间卡壳了一样,任由都察院追查这些兵部官员的罪证,然后彻底将其罪名坐实。
简而言之,这些兵部官员是直接被放弃了。
李东阳确实是一个聪明人,当他在内阁首辅刘健那里吃瘪,看清了朝堂局势后,就选择了隐忍退让。
正如汤昊预料的那般,这个老阴比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哪怕是廷议,李东阳也有好几次没有露面了,据说是旧疾复发需要调养。
对此,汤昊和小皇帝很是希望,这老阴比可以自己就死了,省的还需要他们亲自动手。
何天衢等人的下场,他们可是都看在眼里,没有人胆敢去挑战文渊阁大学士的狠辣手段!
第二位真王自然是天官马文升,这位五朝元老拖着病体残躯一直死守吏部,将这权势最大的机构牢牢掌控在手中!
第三位真王赫然正是总宪张敷华,同为五朝元老他的资历威望丝毫不逊色于马文升,现如今执掌拥有侦缉之权的都察院,成为百官畏惧的第三位朝堂真王,权势直逼前面两位。
这一次涉案的兵部官员,多达五十六余人,几乎将兵部衙署全都给清空了。
是以最终的大鱼,止步于这两名清吏司郎中,接下来就是该怎么治罪的问题了。
哪怕是有些人十分警惕,比如那两個兵部清吏司郎中,以他们的职权地位,根本不必特意去贪腐受贿,就会有下面的官员将银子直接往他们怀里送,罪证嘛就不容易找了。
营私,也好理解了,大家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只要随便一查,轻轻松松地就能追查到贪腐受贿的罪证。
说白了,认罪归认罪,可小命最重要。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们真个供出了李东阳,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一日廷议,主要内容就是兵部涉案官员的处置,以及户部尚书韩文针对纳粮开中弊病提出的解决举措。
国朝至今,还从未出现过这等一部衙署官员集体因罪被开革的丑闻!
张敷华是一名经年老臣,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坏,所以并未自作主张给这些贪官污吏定罪,而是将此事上报拿到廷议上面来讲!
刘健拿着张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