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和阎解成回到了阎解成的办公室中,
“解成,还不把那一捆票据拿出来。”阎解成有点兴奋的说道。如今没有票,只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阎解成拿出来那一小捆钱,
两张一斤的肉票,五张布票,共计二十多尺,还有两张一斤的糖票,十斤棉花票两张,三张一斤油票,两张一斤的鸡蛋票,十张粮票共计五十斤细粮。还有一张收音机票。
阎埠贵十分兴奋,尤其是收音机票,他已经迫不及待了的回去买个听听,
院子中第一个买自行车的,第一个买手表的,还是两个,家里面还有一个座钟,缝纫机也买了,加上现在的收音机,三转一响全部凑齐了,
不说是院子中,就是整个铜锣古巷,整个街道,那也是少有的几人的,
这些票,自己用不上出去卖的话,也得价值五十块钱了,尤其是布票,之前没有实行票证的时候,有钱可以随意做衣服,如今每人一年三尺布票,好几年才能穿一身新衣服,
布票和棉花票一年一发,每年都不一样。记得发的最少的一年,是每人二尺半布票和二两棉花票,别说做大人衣服了,即使小孩子做一身也不够。可怜兮兮的几尺布票,只能全家合起来做一两件衣服,给急需衣服的人穿用。
到了70年后期,物资供应量上来了,每人一年一丈三尺六寸。
如今建国几年,百废待兴,即使京城这里,也是稀缺的很,郊区穷的人家,冬天的时候,就两身衣服,不分男女,谁出门做活就穿,夏天还好一些,一身棉衣也是贵重物品。
与阎家这边不同的是,
杨伟民让自己的秘书通知了易中海处理结果,让他立即将三百块钱,送到他这里。他转交给阎解成。
易中海对这个处理结果不是很满意,赔三百块钱,想到贾家的情况,他有种预感他得掏大部分。并且这以后的三年,贾家可能都得需要他接济了,
下午日度会没有提贾东旭的事情,保卫科的科长还觉得有点奇怪,不过也没说什么,过去了大半天,他也消气了不少。
四合院贾家,
贾张氏听说要拿三百块钱在大院中,撒泼打滚,
“老贾啊,你快来看看吧,阎家那个小畜生欺负咱们家孤儿寡母的,”
“老贾啊你快带他走吧,”
……
“老贾啊,咱们一家该怎么过啊,我真想一头撞死在他阎家的门前,”
……
易中海实在看不下了,道“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