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袁崇焕归来(2 / 3)

能睡得安稳些。”

对于袁崇焕,朱由检也头疼,不知如何安排他为好。

主要是他在历史上争议太大了,有人说他是奸臣,大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也有人说他是忠贞无双。

所以要是继续重用袁崇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陛下言重了。”

朱由检的盛赞,也是让袁崇焕有几分惶恐。

“如今马上就要秋收,鞑子很可能会在今年秋收前大举南下,不知爱卿可有御敌之良策。”朱由检继续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臣在镇守辽东多年,多次与鞑子交战,明白鞑子不是那么可怕。但我军粮饷从未给足,装备也都十分寒酸。只要能给足粮饷装备,抗击鞑子不难。如果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有把握五年光复辽东。”

朱由检听完,颇有些无语。

他能有那么多钱才行啊,一年的粮饷大概需要两百万两白银以上。

前几任皇帝亏空了大明的底蕴,导致现在国库空虚,查抄魏忠贤获得了那笔钱,都不够填补士兵们的粮所欠的一年粮饷。

即使是国库能那么大的军备支出,到了士兵手上能有一半算不错了,其余的估计都会被上层官员给贪污完毕。

至于袁崇焕夸大的五年光复辽东,或许是想让自己再次得到重用的说辞。

历史上的袁崇焕,也是如此回应崇祯皇帝。

想了想,朱由检没打算让袁崇焕带兵对敌,只是给予了兵部尚书的职位。

如果继续按照历史来发展,袁崇焕第二年会杀掉毛文龙,使得辽东进一步动荡,那不是朱由检所希望发生的一幕。

“朕已有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的人选,你们觉得孙传庭如何?”明末的名将,朱由检记得住的只有孙承宗,孙传庭,秦良玉,李定国几个罢了。

“孙传庭?”诸多大臣都是一脸问号,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

“孙传庭,是万历四十六年进士出身,与我是同一届的考生。”袁崇焕对于孙传庭,似乎有一点印象。

“可他一个没带过兵的文官,能担得起如此重任吗。”首辅钱象坤有些忧虑。

朱由检让吏部几个官员拿出卷宗,将孙传庭的履历调了出来,“孙传庭初授永城知县,不久调任商丘知县。他在徐鸿儒起义时防备有功,获得南京广东道御史王允成褒奖。同年入朝述职,授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升至稽勋司郎中,但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告假回乡至今。”

“陛下,万万不可,他没调兵遣将的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