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看着古乐。
被古乐这一翻追问,他可谓连祖宗十八代都交代清楚了。
古乐问他“医从何处”,就是套出了他来历!薜仁,确实在国内有神医之名,且与古乐有一面之缘!当曰澳门何赌王家后院,品茶聊天,大谈医道的薜老,不正薜仁又是何人?
而薜己,古代医学名家,而薜家祖祖辈辈亦为名医,在中医学界,薜家,确实可称为举足轻重的世家。
薜氏之学术思想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继承了李东垣补士学派的补土培元体系;一个是继承了滋阴学派而来的肾与命门学説;一个讲究盖脾胃为气血之体,阳气虚弱,弱而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六君子汤;一个大寒如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画见夜伏,夜发画止,时节时动,是无火也!当助其心。
这两个体系,説穿了,也是古乐説的换汤不换药,同样的道理,只是换了另一种説法,也是《温补学派》的由来。而《温补学派》的发起人正是薜己!此人医术高超,特别是在明朝正德年间被选为御医后,由于在禁宫多年,得以阅览群书,网罗各家概要精妙而精通各科医技,然后自成一派系,其治学的中心思想正是现代《温补学派》的“以脾胃命门肾为主”。
“原来是祖传医术啊,难怪陈规陋习,一成不变!”
古乐心中冷笑,神色间,尽是不屑一顾之情,心中对薜逸的医术,已经有了个大概,不过是仗着祖传的医书医方,以及多年行医的经验博取了个“名医”罢了,説穿了就是没啥本事,其实就是一个墨守成规,没啥新鲜玩意,小病可医,大病治不死人的中庸之才罢了。
其实古乐就怪了,中医本就是一个庞大体系的学术问题,偏偏有些人自作聪明,要把中医分中一块一块,弄弄派系,玩玩派别,而几个学派之间,更是相互攻陷,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早就将这个体系弄得四分五裂。
对于古神仙这位《药王门》传人而言,这一派一系,根本就是与中医那庞大体系背道而驰。
一个新的治学派学问世,这故然重要,因为这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疗法问世,但这不表代,旧的治学就要被抛弃。
而后世之人,自作高明,将这一派学发扬光大,却完完全全抛弃了旧的治学,将其隔离在外。其实他們哪里知道,再高明的理论医学大师,无不是从众多精妙医技里摸爬滚打出来。
薜己发起《温补学派》前,还不是网罗各家医技,然后精通各派医技而自成一家。
而《温补学派》在古乐看来,也不过是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