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可以再采一次了。
李悠然取过小竹筐,开始采茶。昂昂老老实实待在田埂上,观看那一双不纤细但却无比灵巧的手在绿叶丛中翻飞游走。
半个小时后,他停住手,看看竹筐,估计可以制作半斤绿茶了。
这茶好是好,就是产量太低,多几个人喝就紧张了。
而且,还没有个正式名字呢,经过空间改造,这茶总不能还叫龙井吧。
他望着新采的嫩稍,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色泽翠绿鲜活,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翠锋。”他脱口而出。
对,就是这个名字了,很形象,又上口。
呵呵,凭翠锋的优秀品质,这要是上市,又将是一代名茶。
不过他目前还没有把茶叶包装拿出去卖,赚上一笔的念头。
一则自己人还不够喝,二来茶叶这种东西,尤其是高档名茶,那是很讲究出身的,据了解,有关部门对国内一些知名茶树品种实行了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制度,不是规定地方的出产,哪怕品质再高,味道再好,也属于野路子,得不到官方的承认。
自己手里这点儿货色,自然见不得光,新产品的宣传和认证更是无从谈起。
还不像桃花养颜蜜,那玩意儿虽然也见不得光,但是强悍的护肤美容和治疗效果摆在那里,口碑已经传开。所以尽管同样没有官方认可,但至少可以做为一种另类的民间自制特效药品,在黑市和拍卖会之类地方那是吃香得很。
茶叶再好,也只是满足嗜茶人的口味,并无其他的特殊功用。所以还是踏实点儿,先留着自己和朋友享用吧。
下午,包子铺南店二楼老板办公室,李悠然和陈传忠、刘森江两位大厨一起,坐在沙发上饮茶谈笑。
陈大厨身着便装,手拈水壶,用娴熟的手法冲泡出三杯茶水,置于几面,观之汤色碧绿清澈,闻之气味清香悠长。
“刘师傅,你难得有空闲,好好尝尝我们这儿自制的翠锋。”李悠然抬手示意。
“呵呵,已经有名字了。翠锋,形色兼具,不错。”刘大厨端起玻璃杯,先观赏茶色,然后送到嘴边轻吹两下,慢慢啜了一口。
闭目品味,片刻,睁开双眼,点头赞道:
“香气清鲜,缓缓不绝,滋味甘醇,无一丝杂味,令人忘我。好茶,难得的好茶。”
他又饮了一口,将玻璃杯放下,接着对李悠然说道:
“其实啊,我这已经是第三次喝这个了,老陈在厨房里炒茶,还能瞒得过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