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生产下线,这台发动机算得上是小二自己纯手工制造,没有任何模具,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定制生产,这台发动机送给军方,通过军方的认可之后,张文浩就会进行批量生产的准备,用不了多久,生产线就会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年产量不高,但至少也可以达到五千台以上,开足马力,可以达到一万台,一年之内,可以确保全国所有军用大功率柴油战车完成动力单元的升级换代。
这台下线的引擎型号被定义为DCC1800A,开头DCC意为东辰柴油的缩写,而1800代表着这台发动机的最高公里,1800匹马力。A则代表版本,为第一代版本。
世界上,1500匹级别的柴油发动机,重量一般在1.251.5吨左右,而1500匹马力以上的引擎,仅有德美俄三国具备制造实力,而最高动力也仅仅为1700匹,重量超过1.5吨,而且技术并不是完全成熟,还没有正式换装到各国的主战坦克上,尚处于测试与改进阶段。
这台DCC1800A的总重量,仅有不到1.1吨,具体重量数据仅有1060千克,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都与120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类似,现役主战坦克的发动机舱空间比DCC1800A稍大一些,如果要换装DCC1800A也不麻烦,只需要在发动机周围安装一套稍大一些的特质模具,便可以直接完成安装固定,额外成本不超过五千元人民币。
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是所有发动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亦或者是航空领域,这是一个物理定律,而张文浩拿出的DCC1800A技术,无非就是西方国家十年后的技术而已,只不过,西方国家十年后可以达到这个标准,但是,经过不断的测试与改进,至少要十五年才能够实现列装,现在,张文浩凭借超级学习系统里面的技术,短时间内便让国内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技术,从落后十到十五年,变成了领先至少十五年。
这就是掌握未来科技的巨大好处,超级学习系统里面所包含的科技,至少超越了现今时代数百年。
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发动机之痛,我们的基础民用工业受到发动机技术的限制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否则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疯狂敛财,而我们的军用工业更是受到了诸多暗地里的限制,如果是民用发动机缺陷,我们还可以通过多花钱,从先进国家手里直接购买,但是军用工业,却不是钱能够买回来的中国出口型的主战坦克MBT2000,本来是可以出口创汇的一款高x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