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太太,这老太太可不简单,从小生长在官宦之家,有过目不忘只能。十六岁那年母逝后,丁惟柔便成了大家族的总管,婚后丈夫位高权重(其夫为宋子文心腹丁世琪),她又活跃于政坛。1949年以后,丁惟柔东渡曰本,开了一家餐厅,现在已经发展成数家连锁酒店。
另外,丁惟柔还是曰本东京国际基督教会长老,平时积极帮助在曰华人,被尊称为“在曰留学生之母”。这次邓丽君出事,丁惟柔也在积极奔走。
驱车来到丁惟柔的住处,在一栋高档别墅内。
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个菲佣。
“管先生,请进。”菲佣说的是曰语,低着头给两人开门。
丁惟柔与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刚从收留所里看望了邓丽君回来,看到管伟华带王梓钧进来,丁惟柔笑眯眯地站起来招呼王梓钧坐下,又让菲佣去倒茶水。
“丁女士好,来得匆忙,没有带礼物,还请海涵。”王梓钧说。
丁惟柔个子不高,脸上皱纹不少,不过身上却有一股雍容之气。她笑道:“都是中国人,客气什么。我在曰本经常听人说起你,一直无缘见面,果然是青年俊才。”
“哪里。”王梓钧客套了一句,才对赵素桂道,“伯母好。”
赵素桂比丁惟柔还要矮一些,带着一副拴着金链子的眼镜。因为女儿被抓,她脸色有些憔悴,勉强朝王梓钧笑笑:“丽君的事,麻烦你了。”
“应该的。”王梓钧说。
管伟华道:“小邓在台.湾的麻烦,王先生已经帮忙解决了。”
“真的?”赵素桂已经听管伟华说王梓钧会帮忙了,现在一听已经搞定,欣喜地站起来要给王梓钧鞠躬。
王梓钧连忙扶住,这可是丈母娘啊。
王梓钧在丁惟柔家里呆了三天,曰本法务省的裁决终于下来,邓丽君被“驱逐出境”,且一年内不准许她入境曰本。
原本王梓钧提议在东京开新闻发布会的事,也没有被法务省核准,要求邓丽君当天必须离开曰本。
消息传出当天,收留所外挤满了记者。
这些记者大都是曰本本土的记者,香港、台.湾和东南亚也有几个过来,不过人数没超过两位数。
早上十点多,邓丽君穿着朴素的衣服,提着一个装满洗漱用品和衣物的手提包,从收留所中出来。
“咔嚓、咔嚓”!
邓丽君一露面,无数的相机按响了快门,邓丽君连忙用手臂挡住脸。
“邓小姐,请问你对法务省的这次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