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默和MITS公司的两百多号人?
张安乐和鲍尔默很快进入状态,他们进公司后没做别的,不约而同的先了解公司的详细情况。然后分头行动,张安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找公司的所有员工一一面谈,又做出一举措来稳定公司人心;而鲍尔默则是将原来几个和罗伯茨闹矛盾而离开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请回MITS任职。
再紧接着,两人又默契合作。鲍尔默去拜访MITS公司的20多家供货商,再去调查个人电脑的配件市场情况,想要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办法。而张安乐则是带着几个技术人员,跑去联络MITS公司的40多家销售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不满意的地方,拿回去做技术改进。
在找回原先离职的中层管理者的同时,罗伯茨也已经离开新墨西哥回老家当农场主去了,而被罗伯茨请来管理MITS公司的那个好友也被王梓钧一脚踹开。
关于公司技术研发方面的管理者,王梓钧接连找了保罗.艾伦几回,可是后者都没有答应回来任职。出乎王梓钧预料之外,远在台.湾负责任天堂亚洲事务的米诺居然打电话来推荐了一个人——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苹果公司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曾经的创业伙伴。
不过韦恩此时早已离开了苹果公司,并且把手里的苹果股份全部卖给了两个史蒂夫(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而这10%的苹果公司股份,只卖了800美元。
韦恩离开苹果公司的原因是,苹果公司正在亏本。
事实上,总的说来,罗伯茨的经营能力还算一般,至少在他的领导下,MITS公司还能每年盈利20万美元左右。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不仅没赚,还连续亏损,而其他的个人电脑公司的情况也还差不多。
这就是当下美国个人电脑市场的情况,一些公司略有赚头,一些公司持续亏损。
所以,王梓钧对罗伯茨不满,并不是因为公司不赚钱。而是因为罗伯茨因赚不到钱,加上技术上连续出问题,而变得暴躁和神经质,任人唯亲还逼走了保罗.艾伦。这对于一个公司管理者来说,就有些不可饶恕了。
这位曾经的苹果公司创始人罗纳德.韦恩,最初是个游戏机器技术制造商,几年前曾在拉斯维加斯帮赌场设计投币机,失败之后损失了赌场不少钱,他自己的公司也倒闭。
然后就是遇到乔布斯与沃兹,三人一起捣鼓出苹果公司。开始还挺顺利,可后来持续数月的亏损,让经历过投资失败的韦恩心灰意冷,卖掉股份就离开了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