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饶有兴趣地问:“你觉得在英国铁腕政治会成功?”
王梓钧笑道:“如果在现在的英国实行铁腕政治,所带来的无非两种结果,一种是改革失败,然后被所有的群体唾弃;一种是改革成功,受到大多数群体的追捧。事实上,前两任英国首相犹豫不决,改革拖拖拉拉,进三步退两步,不断地对外作出妥协,可最后的结果呢?卸任的时候照样灰头土脸。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铁腕一些呢?就算失败,后果也比妥协严重不了多少,大不了多一些骂名而已。”
“说得好,这话应该当着那帮软蛋政治家说,狠狠地扇他们俩耳光。”詹姆斯喝彩道,对王梓钧的印象大好。
正在聊天的麦理浩太太和奥黛丽.赫本也被詹姆斯的喝彩给吸引过来,好奇地看着这边,不知道三个男人在聊什么话题,居然如此激动。
麦理浩苦笑不已,王梓钧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些政治家都是老狐狸,无论做什么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有几个敢破釜沉舟这么干的?万一失败的话,留下的烂摊子谁来收拾?
不过聊到这里,倒是让麦理浩对王梓钧另眼相看,不再单纯地把他当做一个走红的艺人——亚洲有哪个艺人会跑去关注英国局势的?而且还有自己的政治观点。
说到麦理浩对王梓钧的印象,还得推到好几年前。
1971年台湾的保钓运动声势浩大,在同一时期,香港这边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保钓运动。台湾当局对保钓运动报以的是默许、甚至是鼓励态度,而港英当局则是担忧,害怕会酝酿成六十年代那种暴动。于是香港警署那边自作主张地抓了保钓人士,引起轩然大波——在号称明煮的香港,居然公然大肆逮捕守法的游行公民。
麦理浩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亲自出来澄清放人,后来还辞退了一批英国警员。
当时香港的保钓运动时间比台湾稍晚半个月,游行的时候,其中一点理由就是抗议曰本人暗杀当时还只是个保钓学生的王梓钧。所以亲自处理过此事的麦理浩,对王梓钧的印象非常深刻。
“年轻人,似乎你很欣赏铁腕政治,就比如台湾现在那一位蒋先生一样。”麦理浩说出这话时,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他居然跟一个年轻人聊政治。
“适当的铁腕政治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过也有可能走向读才。而且它不可避免的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样为赢得有力量的支持者,它的政策会像某些群体倾斜,这样会造成富者愈富,贫者只能享受余羹,加大贫富差距。就好像英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