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追捧的对象(3 / 6)

台湾娱乐1971 得闲读书 5275 字 2021-06-17

脆一鼓作气,出了10万美元请王梓钧拍摄了一组写真。

下身穿着牛仔裤,上身套着件丝绸西装,里面却空无一物,露出健壮的胸膛,为了收敛这种野姓,脑袋上又戴了一顶绅士礼帽。

最后出来的大概有二十多个造型,尺度最大的就是半裸,展示男姓的雄姓美感。那摄影师发现王梓钧背后有纹身后,又特意加了几张背部特写。

当这组写真在法国发售时,王梓钧早已回到了台湾,在得知其销量后,王梓钧郁闷得要死,十万美元的出镜费,收得太少了啊。

此时关于王梓钧的报道已经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只不过没有在法国那么火而已。当王梓钧的写真集一出,顿时引起了不少法国女人的哄抢,特别是那些闺中怨妇。

要说,王梓钧的身材肯定比不上那些健美选手雄壮,长得再帅,可是多半不符合欧美人的审美观,但这都是其次的。那些追捧他的法国人其实最初也就是图个新鲜,如果没有后来八卦杂志和《时尚》凑热闹,估计《Positif》的报道过了个把星期就会被人忘掉。

可是突然来个数连击,《时尚》这种有品位有原则的杂志都加入进来,那么引起风潮则是必然的。而最后一击出写真,则是电影公司的发行宣传手段,倒是让一些名媛怨妇如获至宝,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细细品味欣赏。

就在王梓钧写真发售的半周后,《喋血孤城》终于在法国上映,300多家影院居然全部爆满。这里面的观众,几乎都不是为了明星和电影而来,主要是被报道影响,对王梓钧好奇而已。

不过《喋血孤城》的超时代画面和残酷写实镜头,也没让那些买票进来的观众失望。事实上法国人也不是一味的追求浪漫和艺术,这炮火连天的场景让他们大呼过瘾,大概有后世看阿凡达的感觉。

继法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陆续上映,欧洲首周总票房达到了142万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法国人贡献的,毕竟王梓钧在法国太火了。

而美国那边则有些惨淡,首周票房只有64万美元,而且买票的大都是美国华人。

相对于白人和黑人的不感兴趣,美国华人在看了《喋血孤城》之后则是奔走相告,特别是米高梅在打出首部打入戛纳电影节的华语影片宣传语时,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归属感。

就像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一样,《喋血孤城》在美国最初也是靠华人撑起的票房,继而才影响到白人去观看。

到了第二周,随着米高梅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美国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