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至极。”
“谁知道乐极生悲,后来这人因为贪污受贿被罢免了官职,家中财产尽数充公;自己的小妾也和人私奔跑了,子女不孝,没人愿意养活他,他老了,一身的疾病,连走路都走不动,只能爬着爬到了自己曾经出家的寺庙,在寺庙前,他给佛祖磕头,说:‘你为何要这样对我?!’大叫一声后,他却发现自己竟然趴在茶店的桌子上,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那名老僧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陈笑棠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金镛似在深思。
刘徳铧却亟不可待道:“后来呢,后来怎样了?”
陈笑棠摊摊手:“没有后来……”
“怎么可能呢,这个故事没头没尾的。”刘徳铧嘟囔道。
再看旁边金镛听完陈笑棠这个颇具含义的“小故事”以后,一阵沉思,继而禁不住出声赞叹道:“万般皆有法,如梦幻泡影,生老病死,荣华富贵,一念之差!我信了,你果然与众不同,能写出《寻秦记》那样的小说也是理所当然……哎,笑棠才俊如此,我们这些所谓的香江才子老矣!”语气中大有叹息韶华流失的韵味儿。
“查先生不要这样说,我只不过平时喜欢思考罢了,偶尔喜欢去思索一些人为什么活着,人又为什么要死,究竟是活着愉快,还是死了痛苦,就这样不由自主地积累了很多知识,有时候心中激荡出来的火华连我自己都觉得诧异。”陈笑棠死不要脸地吹嘘着。
“哈哈哈,年轻人中像你这样学识渊博的人很少啊。”金镛微微一笑,然后又道:“你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儿子查传侠,他曾经和你一样喜欢思考这样的问题,当时我还夸他有慧根,谁知道后来却……”随即脸上充满了难以描述的凄凉和无奈。
金镛的大儿子查传侠?
陈笑棠脑海里面马上就传出这样的信息:
金镛的大儿子查传侠十九岁时就自缢身亡。这是金镛心中永远的痛。
据说金镛对他这个大儿子感情很深,带他看过他母亲朱玫。相反,母子俩关系不太好。这个儿子十一二岁就写过一篇文章,说人生很苦,没什么意思,先天有佛教思想。有人说应该阻止那孩子这样想问题,但金镛却觉得儿子是对的,人生本来就像他想的那样,他甚至夸奖儿子深刻早慧,却不想儿子会因这思想断送姓命。那时,查传侠在美国纽约读大学一年级,还未选科。他有一个女朋友在旧金山,他们在电话里吵了几句,十九岁的大一男生就不想活了,一冲动就选择了自缢。
接到儿子死讯时,金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