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肯吃亏了(2 / 4)

官门 叨狼 3109 字 2021-06-17

止,根据战争需要又进行了扩军。到1951年10月,军队总人数增加到627万,是军队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1952年1月,进行第二次大裁军,总部和各机关以及国防军步兵部队人数减少,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人数扩大,其中还有95万地方部队改编为公.安部队,全军总定额保持在300万人左右。

1953年8月,进行第三次大裁军,全军总兵力精简了五分之一多,其中陆军部队精简比例最大。

1957年1月,进行第四次大裁军,到1958年底,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院校。精简最多的还是步兵部队,全军总人数与共和国成立时相比,精简了三分之二。

1975年底,进行第五次大裁军。这一次是因为在“文.革”期间,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裁军中,精简最多的是工程兵、铁道兵。到1976年,全军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

1980年,进行第六次大裁军,当年3月,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

1982年9月,我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51万余人的铁道兵和1978年1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部队转到武警部队。从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在我军序列中消失。

1985年,进行第八次大裁军,军委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这次裁军使军队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如今若是再裁军五十万的话,那就是第九次大规模裁军了。

叶老爷子则表示道,“如今的战争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科技兵种成为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力量,尤其是海空军的地位变化非常明显。从这方面来看,我们有必要裁减陆军,将节省下来的军费,投入到海空军的建设上去。关于这一点,中政局诸人是达成了共识的。”

“我最关心的是利益问题,我的华东神韵基地可是投入了大本钱,到时候海军这部分的投入,尤其是航母方面的投入应该加大一些,也不指望你们能全额购买了,至少不要让我亏大了。”叶开说道。

当时要建华东神韵基地,叶开也是头脑一时发热,此时仔细算一算明细账单,就觉得耗费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这一次还无偿贡献了十二艘核潜艇,二十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