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
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
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
可是,叶开知道的是,等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的10月了,1万卢布原来能买一辆小轿车,到那时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
因此俄罗斯的私有化措施,实际上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休克疗法的后果,就是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不到美国的1/10,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燃料、电力和冶金工业成了民族经济的关键部门,其比重在gdp中约为1%,在工业总产品结构中为50%,在出口中为70%多。
外国投资不愿进入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俄罗斯人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
如今叶开所关注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当初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和一杯免费的咖啡就吸收了大量苏联民间和企业的卢布储蓄,另外外资银行还通过各种灰色手段向苏联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卢布款项(各种工程项目的贷款等等,类似国内目前的假房产按揭贷款等等)。
在完全是借贷来的苏联储户和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