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
五十年代中期,为赶上美国当时在核潜艇技术和数量方面的双重优势,前苏联的核潜艇设计专家独辟蹊径,积极研究使用钛合金建造攻击型核潜艇。
下潜深度是攻击型核潜艇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要素。核潜艇加大潜深,可减少被反潜飞机上磁探仪发现的可能,而且钛合金又具有低磁性的优点,更是适合建造潜艇的材料,利用水面舰艇声呐在深海的盲区,避开水面舰艇的搜索,在遭敌深水炸弹攻击时,具有更长的机动时间,降低了潜艇被深水炸弹命中的可能。
另外,用钛合金制造艇体,可以大大减轻艇的排水量。钛合金与特制钢相比,具有强度大、质量轻的明显优点,并且更耐海水。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进行了一系列制造艇体和试验钛合金的工作之后,开工建造了1艘用作试验艇的“帕帕(papa)级全钛合金巡航导弹核潜艇(661型),简称p级。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前苏联专家提出的采用钛合金制造攻击型核潜艇是可行的。
当然,前苏联在建造全钛合金核潜艇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困难,除成本太高外,技术方面也举步维艰。
主要难题是要加大潜艇的下潜深度,不仅会对耐压艇体承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提高所有承受舷外海水压力的潜艇系统以及一些密封件的承压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钛合金的焊接也是施工中相当棘手的问题。
在焊接时,必须用惰性气体防护好正在冷却的焊缝金属及与其相邻的母材区域,以免与周围空气中的氧、氮和氢气发生作用,不然就会使焊缝本身和焊缝周围部分产生脆性并导致裂缝。
只是由于技术方面的问题,1979-1983年间批量生产的6艘钛合金核潜艇故障频发,成批生产的首艇在1988年被拆毁,其余5艘也在近期全部退出现役,并被考虑面临拆解的下场。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布特少校给出的建议,就是这些东西的技术材料应该可以搞到,估计花费会较大,但是已经拆毁的核潜艇外壳,以及退出现役的5艘核潜艇,应该是可以通过收购废旧钢铁的名义,直接买下来的。
布特少校也表示,购买几艘退役潜艇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事实上,就算是现役的核潜艇,他们也敢卖!”布特少校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作为一名以苏联的强大为荣的克格勃少校,布特少校最近有点儿茫然,苏联不存在了,自己的信仰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