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存在了许许多多不好解决的事情,或许根本解决不了的事情。大家没有办法,只有揭过去了。不然的话,事事计较,事情还没解决。反而把自己给交待进去了。
现在就是这样,沉默片刻之后,陆崇明开口道:“谢掌柜,石碑我买了。多少钱?”
“什么钱不钱的,既然你是失主,那么直接搬走就行了。千万别提钱。”反正东西也不值多少钱,谢掌柜也乐意做个顺水人情。
当然,无论谢掌柜怎么推托,陆崇明还是塞了几百块过去。看到推托不了,谢掌柜就意思意思地抽了一张票子,算是成本及保管费,再把其余的钱退了回去。
不要觉得谢掌柜亏了,实际上这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至少在中国这片土地,生意与人情总是能够联系在一起。
就好比两家做同样生意的店铺,其中一家店铺的老板与比较厚道,经常与顾客说话聊天,免去一些零头。一来二去,就与顾客关系熟络了。与此同时,旁边有新店开张了,哪怕新店的东西质量稍微好一些,但是顾客们还是喜欢到旧店买东西。
因为顾客们觉得自己到新店买东西,心里好像很对不起旧店的老板一样,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促使他们作出以上选择,这个就是人情的力量。
谢掌柜现在就是在拢络人情,舍弃一点蝇头小利,换来一个潜在的顾客,目光那个长远,不愧是经营了十几年店铺的生意老手。
当然,这是阳谋,哪怕是知道谢掌柜的目的,陆崇明也打算承这个人情。毕竟石碑不仅是石碑,更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既然看到了,他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肯定要带回去。
不管怎么说,一手交钱,一手取货,皆大欢喜,也算是双赢的交易。有了这段插曲以后,大家的关系确实亲近了许多,至少谢掌柜再请大家到内室喝茶,却是没人拒绝了。
期间,谢掌柜拿了不少好东西出来,让大家鉴赏评点。
王观也懂做人,专挑好的说,把东西的优点放大,把缺陷一语带过,自然让谢掌柜听得眉开眼笑,心情舒畅。不过东西的好,也是相对来说,反正没有王观看上眼的。倒是陆崇明,可能是出于偿还人情的心理,出手买了一件十分别致的玉纸镇。
适时,谢掌柜肯定十分高兴,也证实他经营策略的正确性。再之后,王观等人就告辞了,叫来一辆出租车,再把石碑搬到车上,奔驰而去。
不久之后,车子停在王观居住的酒店。那是沪城方面的安排,十分高档舒适,最重要的是不用自己掏钱,让他感到十分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