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串串的垂珠,随皇帝的头摆动而摇晃着。那就是冕冠。
需要注意,这是汉人皇帝的独有标签,少数民族皇帝和汉族皇帝有区别的,不要混淆了。比如说清代皇帝。那是一顶锅盖似的圆帽,而汉唐皇帝则是冕冠。
古人对于服饰有一定的规定,并不是凭空随意制定。传说古人是仰观天象,俯观地之法。尊崇天地德泽,效法大自然的华美纹饰,才制订出服章规制。并区分爵禄位阶、尊卑贵贱。据说华夏这个词,一开始就是形容服饰礼仪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在上古之时,先民使用麻布织衣,然后更发明了丝绸。那个时候,估计四周部落还处于十分低级的茹毛饮血阶段,甚至披着兽皮玩石头呢。
人类就是这样,或许是社会属性,又可能是源于天性。反正总是喜欢对比分出上下来,所以就制定了严格的服饰礼仪制度。
不过同样是冕冠,又该怎么区分尊卑呢?
这点小问题,肯定难不到聪明的古人。毕竟在冕冠的前后,还有一串串垂珠。只要在这些垂珠上作文章,那就轻易解决这事。
这些垂珠,一般称为冕旒,前后两段垂旒,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旒的多少由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
至于眼前这个九旒冕冠,就属于亲王郡王一级别的物品。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汉族帝王冕冠,在清代肯定是严打的对象,更加不可能有实物流传下来。就算是有,要么是出土文物,要么就是仿品,所以王观才会有这么一问。
“你觉得呢?”方明升微笑反问起来。
“这个不好说。”
王观沉吟道:“我记得帝王冕冠好像只有两件实物,一件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袁世凯复辟时所戴仿古的皇帝冕,另一件就是鲁荒王朱檀陵出土的九旒冕了。不过由于袁世凯的皇帝冕从来没有获得大家的承认,所以货真价实的只有鲁荒王九旒冕。”
“细看起来,这个九旒冕冠和鲁王的九旒冕冠还真有几分相似。”
东西搁在玻璃柜中,王观也没能上手细看,也只能给出这些判断了。只是考虑到方明升这样郑重其事的介绍,他怀疑是真品。
想到这里,王观忍不住瞄了眼方明升,如果东西是真品,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估计又有哪个王爷的陵墓被盗了。
然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