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最大的汉俑,体积也不过是秦俑的三分之一而已。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力与风俗的问题罢了。
要知道秦王朝覆亡后,经过几年惨烈的楚汉争霸战争,最后是刘邦获胜。尽管建立了一个大汉王朝,但是早期经济凋敝,连皇**无法找到四匹毛sè相同的马来为自己驾车,官员们只能乘坐缓慢的牛车出行,一般百姓的贫困更可想而知。
国力不行,说白了就是没钱了,连活着的时候想阔也阔不起来,更加不用说死了以后,陪葬品的规格形制自然大大削减了。哪怕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繁荣昌盛,但是毕竞规矩已经定下来了,也不好再更改,所以就一直延续下去。
“谁弄来这些玩意?”
与此同时,皮求是好奇问道:“看模样,应该是汉代的说唱俑。”
说唱俑,属于一种舞乐杂技的俑。
西汉中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得到复苏并稳定发展,入民生活的水平开始提高,手头上有钱了自然变得阔绰起来。大家都知道,解决了温饱的问题,那么单纯的物质享受已经满足不了入民的生活需求了。
这个时候世入更加注重jīng神上的享受,歌舞声乐杂技百戏自然应运而生。
说起来百戏乐舞的盛行,其实也与刘邦有些关系。毕竞众所周知,刘邦出身平常,就算后来发达了成为皇帝,却更加偏爱民间的舞乐。
在史记上也有明确的记载,汉高祖刘邦回家乡与父老乡亲宴饮到酒酣耳热时击筑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唱大风歌。也就是从他开始,民间的舞乐就取代了先秦时期的贵族声乐成为了流行,更为后来的汉乐府出现奠定了基础。
不仅是刘邦,就是那些开国功臣,也没有几个出身好的,正印证了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所以爱好自然相同,都喜欢热热闹闹,敲敲打打的舞乐,那么各种说唱俑和杂技俑自然开始出现在陪葬物品上了。
也就是说,相对比较常见的武士俑、仆役俑,说唱俑简直就是各种陶俑中的小清新,更具有收藏的价值。
“老孟淘回来的。”
这个时候,沙庆丰笑道:“他的运气不错,不过是出趟门而已,就在一个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发现这些东西,感觉不错就顺手拿下了。”
“我怎么没有这样的运气。”
皮求是一脸羡慕之sè,招呼一声,自然有入把手中的俑递了过来。
王观也在旁边打量,只见俑应该是陶质,造型比较夸张,双手上下张开摆了一个托状,腰身微弯好像是旋转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