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不趋之若鹜。”
“你们年轻,可能不太清楚当时的情况。”
钱老轻声道:“那个时候,京津两地的洪宪瓷流传极广,大到一米多高的大瓶,小到三、四寸的鼻烟壶,无所不有。一经推出上市,立马引发哄抢。如果谁家里没有一件洪宪瓷,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夸张了吧。”王观有些惊奇道:“难道说大家不知道东西是假的么?”
“知道假的又有何妨?”钱老笑着说道:“只要东西不错,而且价格不贵,肯定有许多人乐意买来赠送给亲朋好友的。在当时来说,送洪宪瓷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所以在袁世凯死后二三十年,洪宪年款的礼品瓷,依然风行于世。”
“我曾经听说过一件事情。”
钱老回忆道:“那是三九的往事了,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易培基,他的侄子送了一件底款为洪宪年制的七粉彩松鼠桃纹棒槌瓶给他。作为故宫馆长,易先生所见珍宝古物也不算少数,他的侄子赠以假洪宪瓷,他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仅是写有明清官窑底款的瓷器大行其道,洪宪年制的瓷器也是非常流行。从这里就可以看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洪宪瓷可以与明清官窑相提并论了。”
说到这里,钱老笑道:“况且洪宪瓷在当时来说,也应该算是新烧制的瓷器,但是世人却非常的珍惜,说明是真是假并非不重要,最终决定东西价值的,还是瓷器的品质。”
“对对对,质量才是关键。”俞飞白认同道:“可以确定东西是那个时期的东西,如果风格质量没有什么差异,那就一定是洪宪瓷了。”
“非常不错的东西。”钱老微笑点头,仔细欣赏起来,然后指点道:“看到了没有,外壁图案是非常传统的清代风格,也算是比较少见了。要知道当时比较讲究中西合璧……,”
实际上,也不必钱老点破,王观和俞飞白也心领神会了。东西应该是那个时期的高仿品,但是图画的风格却有破绽,与真品存在少许差异。
当然,也不是说东西不值钱了,毕竟东西这么逼真,又落有居仁堂制的款,说不定真是郭葆昌在袁世凯死后,自己私下找来原班人马烧造的东西。不过或者是画工换人了,所以才不够尽善尽美。
各种可能性都有,但是东西真的很好,毫无疑问具备了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欣赏片刻之后,钱老把小碗放了下来,含笑道:“把其他东西都拿出来吧,不要再藏着掩着吊人胃口。”
“嘻嘻,钱老